第1部分(第3/4 頁)
或被治癒——它還會再回來的。作者對自己內心的剖析大膽而深刻,並沒有“男人沒有一個是好東西”的激憤,也沒有將反抗的矛頭對準“整個……整個……整個……”的一切,而是真實地記錄了自己當年內心深處的愛與痛,使得本書成為一本描寫女性成長的經典名著。
三
在西方文學的女性形象中,女性往往作為兩種形象出現,一種是女神,一種是女妖。前者如聖潔的瑪利亞、純潔的奧菲麗亞,後者如冷酷的莎樂美、危險的塞壬。如果說這是人類早期神、人形象混雜的結果,那麼寧則是將女性的文學形象——女神/女妖拉回到女人,表現的是女性作為人的真實的幸福與苦澀、聲音與瘋狂。
寧曾為亨利?米勒的《北迴歸線》作序,高度讚揚亨利?米勒在文學創新上的貢獻,《北迴歸線》也一向被認為是繼盧梭的《懺悔錄》以來最好的懺悔作品,是西方文明中理性對人性壓抑後的終極反叛。但與亨利?米勒不同的是,寧並不是完全站在現代文明批判者的立場上進行文學創作,她更多的是以女性的眼光來記錄現代女性在性、情、愛之間的彷徨與抉擇。她並不完全認同###是幫助人在現代文明中尋回自由的武器,是發洩頹廢情緒、忘卻苦澀人生的最終捷徑。她只是認為性是愛的自然延伸與昇華,###可以使人的想象力獲得解放,從而激發出作家的創造力,使這個瘋狂而冷酷的世界獲得“熾熱的血,神聖的完美”。在這一點上,她所作出的貢獻,正如但丁在《神曲》中所言:“永恆的女性,引導著人類不斷飛昇”。
在亨利?米勒沉浸在性、酒精、大麻中,試圖使自己敏感的心靈逃出幻滅與憂患的夢魘時,身為女性的寧更為注重自己內心深處在性、情、愛之間的統一。在《情迷六月花》中,無論是遭遇激情的米勒,還是邂逅精神病醫生艾倫迪,寧始終念念不忘的都是一個詞——忠實。每一次的###都會讓她反省自己是否對愛情忠實,對愛人忠實,對自己忠實。對於她來說,她可以理解甚至尊重“沒有愛的性”,但自己卻無論如何接受不了——無論這個人是她曾經的戀人,現在的丈夫,當下的情人,或是與她惺惺相惜、貌美如花的瓊。
代序(4)
在寫作上,寧也從狂熱地崇拜亨利?米勒的反叛、直接、顛覆的風格中冷靜下來,以女性所特有的細膩和繁複對心理進行了多向度的闡釋,將自己內心深處情慾碰撞的緊張描繪得驚心動魄。在她筆下,女人對性和愛情、高尚的藝術境界和生活安全感之間的追求是這一成長中不可分割的矛盾,女性在自由和倫理之間的搖擺不定和表裡不一的特性,都被展現得淋漓盡致。而且,寧尤為引人注目的驚人之舉,是她敢於在寫作中毫不留情地捅破這雙重人性間的一層紙。
同時,寧的日記體小說寫作也是文學創作中的一大創新。著名批評家弗萊在《批評的剖析》中將虛構類散文作品分為四種:小說(novel)、自白(confession)、剖析(anatomy)和羅曼史(romance),同時也指出,有些作品是四種因素同時並存——《情迷六月花》就是明顯的一例。小說是虛構的,但日記是作者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有著新聞與歷史所不具備的真實,同時,寧又運用了獨特的心理分析、坦率的內心獨白,使得真實與虛構相互交織,“善”與“惡”相互轉化,並將自己的敘述、言說、遐想、幻覺交織在一起,使一個原生態的自我徹底地展現出來。當然,應該注意的是,她在文中細膩而詳盡的性描寫使得作品的高雅受損,夢囈式的散亂敘事與評點式的由感而發也顯得結構鬆散,繁複的心理描寫導致行文瑣碎和拖沓,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她作品的文學價值。
自敘小說往往與心理危機形影不離。在寧的作品中,這些追求藝術至上的流浪巴黎的作家和藝術家,注重感官享樂、沉迷###之美並鍾愛頹廢情調,都是他們在人性走向現代化過程中裂變的真實反映。然而,在他們試圖療救現代社會的文明病時,他們自己也因“試毒”而“中毒”。小說中,寧對身體和感覺充滿迷戀,對自己的種種不道德行為也充滿下意識的辯護,在對現實說“不”時,她甚至忽略了對與錯、美與醜、善與惡的界限。這些,都是我們在閱讀時所要注意的。
同時,在追求審美的現代性的同時,寧更注重藝術是對美的追求,對享樂的讚美,並努力使審美走到日常生活中來。本來,這種對日常生活的審美,在當時資本主義全球橫行、物慾極端膨脹的年代,是一種很好的矯正。然而,在藝術品透過機械複製進行傳播的現代社會,這種個人對日常生活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