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部分(第2/4 頁)
的兵丁正法。
屋漏偏遇連陰雨,也是因為科學家孫元化實在不是主政一方大員的料,他居然用一個品行惡劣吃喝嫖賭樣樣來得的東江鎮舊將李九成去購買戰馬。
這小子一路花花世界,手裡有一萬兩銀子哪裡控制得住自己,把孫元化給的市馬錢揮霍一空。
李九成玩樂過了,開始後怕,他的兒子在孔有德軍中當千總,來投奔兒子時商量對策時發現軍中怨氣沖天,他正好順水推舟鼓動東江兵譁變。
一般情況下,一向卑微的人開始搶劫殺人更加兇殘十倍,惡魔放出來了再也收不住勢。
李九成、李應元父子成功煽動了東江兵,他們在吳橋開始劫掠,始作俑者王家當然被殺得雞犬不留。
東江兵搶劫的同時還裹挾老百姓,放出監牢裡的囚犯,接收平時混社會的青皮、流氓入夥,隊伍如滾雪球一樣膨脹起來,在山東境內連陷數城。
事實已經造成,主將孔有德也只能跟著走,他們走回頭路直奔登萊。
壓抑許久的東江兵爆發出的戰鬥力使得一路上的州縣根本無力對抗,不費吹灰之力就殺回山東半島,連陷臨邑、陵縣、商河、青城諸城,率兵直趨登州。
噩耗送達京師又引起軒然大波,東林黨再次吃癟,先是黨員孫承宗兵敗下課,緊接著黨員孫元化被百官彈劾。
袞袞諸公沒有人出謀劃策如何平叛,卻在喋喋不休追究責任可笑之至。
與此同時遼東又有噩耗傳來,不需要救援大淩河城駐守的明軍了,那裡在十一月七日被後金軍攻破,明軍將領生死不明。
紅歹是一邊圍困一邊採取攻心戰誘騙明軍歸降,他把前來救援祖大壽戰敗被俘的明軍將領組織起來,帶著這些人來到大淩河城下游行。
兵敗被俘的明軍將領早就喪膽,沒有了一絲精氣神,明知去大淩河城下現身會直接打擊明軍的守城決心,除了永平兵備道張春不肯配合外,其他人都選擇了服從。
一個個垂頭喪氣的明軍將領來到大淩河城下自報家門,不是某某參將就是某位遊擊、守備、千總等等不一而足。
大淩河守軍已經斷糧現在殺馬度日,眼看著難以為繼,期盼的援軍變成了後金軍的戰俘,士氣可想而知。
紅歹是派遣俘獲的明軍千總張衛去大淩河城送信勸降,祖大壽本來就是一個投機者,他為大明效力可不是什麼民族大義,而是能夠撈取足夠的好處而已。
面對生死抉擇,祖大壽早就見異思遷。後金不斷派人勸降,這小子當然心動了。
可惜祖大壽在大明撈到的好處完全不是紅歹是可以給予,唯一讓祖大壽看中的僅有能夠保住他的性命而已。
祖大壽很務實,知道唯有活著才會有轉機,於大淩河城共存亡萬事皆休矣!
吳三桂發現大淩河明軍在和後金軍接觸談投降條件,得知這個情況後立刻找到舅舅哭訴,他知道人人都有可能投降保命,自己卻不能。
一則,他老子在京師當勳貴,會遭受牽連。二則,吳家跟建奴結怨太深,即便奴酋假惺惺既往不咎,他麾下的驕兵悍將如何肯放過自己?
祖大壽也是被逼無奈選擇降奴,唉聲嘆氣不正面回答吳三桂的詢問,很明顯就是預設。
最後吳三桂帶上自己的家丁和幾百不願意投降的明軍騎兵準備突圍碰碰運氣,祖大壽殺了戰馬讓他們飽食,然後偷偷地開啟東門。
紅歹是早已森嚴壁壘,三桂子如何能夠成功?
一臉決然的吳三桂當然知道前路艱辛,他不傻知道自己的突圍無疑是飛蛾撲火,但這是他唯一的選擇。
第五百一十四章: 三桂死的光榮
吳家和祖家現在已經完全不同,吳襄已經是當朝勳貴,一家子都在皇都享受榮華富貴。
祖家男丁都是邊將,遼人守遼土的大明方針政策要求守土遼人必須帶家眷,目的就是使得他們被後金軍襲擊時必須奮力守城。
因為明軍一貫比腿長,潰散逃跑是常態,守城的兵將家小在城裡就變成跑了和尚跑不了廟,不為國家盡忠也得為自己的家人、財產考慮啊!
因此祖家都在遼東住著,祖大壽投降輕飄飄就可以讓全家都過去後金那邊。
朝廷發現吳三桂投降了建奴,整個家族都會被牽連,況且到了建奴那裡最後的下場也肯定不會好。
三桂子咬著牙發了狠,與其混個裡外不是人,還不如轟轟烈烈戰死沙場也算為國盡忠了。
吳三桂以下六百餘騎兵突然殺出倒是在後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