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2/4 頁)
營地坐落於白馬附近的一處高崗之上離曹操的中軍並不算遠。一路上蔡吉能清晰地望見自山崗向港口蔓延的成片營帳以及隨風飄揚的各色旗幟。不可否認相比當年在宛城之時,曹營的佈置雜亂了不少。這顯示出曹操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完全整頓好官渡招納的降兵。當然也可能是蔡吉在賈詡身邊修行了一段時日,在軍事方面的眼界提高了不少。但無論是何種情況,就曹操尚需時日收編降卒這一點來說是不容置疑的。
在快馬加鞭之下,一行人等不多時便抵達了中軍大營。一進轅門蔡吉便聞到營地空氣中瀰漫著的馬糞臭氣、以及混合著燃木的煙塵和青澀的穀物香味。這種氣味對常年征戰的蔡吉來說並不陌生,特別是那青澀的穀物味來自於一種名叫“稗子”的植物。稗子在外觀上極似稻子,大約一頃稗子可收二千斛,一斛能得稗米三四鬥。同慄谷比起來,稗子的出米率可謂是低得可憐,一斛才出米三四成。但稗米可做炊食,可釀酒,可做馬牛飼料。最重要的是稗子適應性強,旱澇保收,打理容易。號稱“種無不熟”。甚至蔡吉治下一些人口稀少土地貧瘠的地區也以種植稗子屯田。不過以稗子屯田終究只是權宜之計,只要治下郡縣人口充沛不為戰火所擾,各地的官府還是更願意用出糧率高的粟米、稻米來屯田。因此從曹軍以稗子為主糧這一點,蔡吉初步可以判斷出曹操的軍糧補給依舊緊張。
掌握了這些情報之後,蔡吉頓覺心又更定了一些,旋即打起精神翻身下馬,在趙雲、曹丕的簇擁下走進了曹操的大帳。卻見此時的曹操正負手立於牛皮地圖前,在他身邊僅有荀攸一人作陪。如此簡略的陣容大大出乎了蔡吉的預料。在她的映像中。就算不舌戰群儒,至少也會有夏侯淵等重要將領出席。
難道曹操今天真的只是想同自己“商量”?在心中揣測著曹操目的的蔡吉拱手一揖道,“蔡吉見過司空。”
“齊侯不必多禮。”曹操一面面帶微笑地向蔡吉微微頷首,一面朝曹丕揮了揮手示意其出去。待到曹丕拱手告退,營帳之中便只剩下了曹操、蔡吉、荀攸、趙雲四人。卻見曹操捻鬚說道,“齊軍已過黃河。想必齊侯對河朔局勢定是瞭如指掌。”
“瞭如指掌還不至於。吉對袁軍部署倒是略知一二,若有不對之處,還請司空、荀軍師指出。”蔡吉一番謙虛過後,便兀自上前指著地圖介紹道,“袁紹伏誅之後,袁氏三子分據黎陽、鄴城、中山三地。其中袁譚、袁尚各立為帝,袁熙暫且各不相幫。袁氏三子論兵力,以袁尚最廣,僅鄴城一地就有三萬之眾。且趙郡、常山兩郡亦已投靠袁尚。依吉預計袁尚最終能集兵五至六萬。相較之下,袁熙次之,現下正統兵兩萬同太史慈將軍對峙於中山。袁熙經略幽州多年,與鮮卑、烏桓各部交好,其進可馳援冀州,退可盤踞幽州,雖未稱帝,實力卻不遜於袁尚。三子之中,袁譚兵力最弱。僅黎陽兩萬兵馬。然此兩萬餘人皆是善戰老兵。且由宿將蔣義渠所統,又得鉅鹿郡相助。實力亦不容小覷。”
曹操聽罷蔡吉所言,不由哈哈大笑道,“袁尚對外宣稱領兵十萬,袁譚亦自稱坐擁五萬之眾。齊侯一出手便戳穿二人誑言,如此還不算了如指掌。”
“司空過獎。吉不過是與袁軍多交戰了幾次,故而對袁氏三子的底細更清楚一些。”
與袁軍多交戰幾次就能摸清袁軍兵馬部署?怕是的當年奉本初為主時,按插了不少細作吧。曹操在心中冷笑了一聲之後,又向蔡吉試探道,“那依齊侯之見河朔當如何攻略?”
面對曹操的試探,蔡吉故作沉思地沉吟了片刻,旋即拱手答道:“回司空,袁譚、袁譚各自稱帝,兄弟逾牆就在眼前。吉以為可暫緩北伐,待袁氏兄弟同室操戈,相互殘殺過後,司空再揮師北上,定能將袁氏餘孽一掃而盡。”
“公達,汝如何看待齊侯之策?”曹操不動聲色地扭頭向荀攸問道。
一直在旁靜心傾聽的荀攸趕緊上前拱手做答道,“齊侯所言句句有理,只是袁譚、袁尚皆已越僭稱帝。任其多存於天下一天就多辱大漢一天。正所謂君辱臣死,儘早誅滅袁氏餘孽方為純臣之道。”
以曹操和荀攸的智謀,不用蔡吉提醒亦能一早就看出只要沒有外人干涉,袁譚袁尚二人很快就會自相殘殺。事實上,倘若沒有蔡吉出現,曹操多半會想原有歷史記述的那樣,故意引袁氏兄弟相爭,自己在一旁坐收漁翁之利。須知歷史上袁譚可是將他的親生女兒送給曹操幼子曹整為妻,用以向曹操表忠心。可曹操前腳收了人女兒,後腳就將袁譚給滅了。由此可見所謂的政治聯姻也是需要建立在對等實力至上的。可如今的河朔多了蔡吉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