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階級消滅後,才能實現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消滅戰爭、政治壓迫與經濟剝削。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語出自《論語·顏淵》。這是孔子對他的學生仲弓解釋“仁”的含義時所說的一句話,大意是“自己不願意要的,也不要強加給別人”。
孔子“仁”的基本精神是要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從而避免人際間矛盾激化。作為一般的道德範疇,對和諧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此語無疑是具有進步意義的。但如果在政治上過分強調此語,則是放棄鬥爭的一種哲學。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歷來被仁人志士們奉為立身行事的座右銘,但毛澤東卻大筆一揮,將“勿”字改為“要”字,這一改之後,與孔夫子的意願完全相反。可以說,千古奇人毛澤東又一次奇語驚人。但是,只要聯絡當時的國內形勢,就會發現毛澤東這一字之改,有著深遠的戰略意義。
抗日戰爭時期,由於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中國共產黨積極倡導並建立了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使得國內各階級各政黨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團結了起來,共同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
同時,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也清醒地認識到,儘管此時民族矛盾上升為中國革命程序的主要矛盾,需要國內各黨各派團結一致,共同抗日,但這並不等於國內階級矛盾就此消亡,而是依然存在。即使是為著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目標,也應當是在鬥爭中求得團結,而不是放棄鬥爭,放棄鬥爭也就意味著放棄對統一戰線的領導權。
毛澤東認為,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在政治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提法,等於是忽視依然存在的階級矛盾,抹殺了階級差別,這對尚處於*革命時期的中國顯然是不適當的。他指出,“現在的任務是用戰爭及其他政治手段打倒敵人”。這裡所說的“敵人”,主要是指日本帝國主義,這句話表示了當時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特徵,說明中國革命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質。“現在的社會基礎是商品經濟”,則表明當時中國社會的半封建性質,說明中國革命具有*革命的性質。也就是說,在*革命尚未完成的階段,不應當否認和忽視國內階級矛盾仍然存在這一客觀事實。因此他說:“這二者都是所謂己所不欲,要施於人。”即是說,不能放棄階級鬥爭的手段。
毛澤東還明確指出:“只有在階級消滅後,才能實現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消滅戰爭、政治壓迫與經濟剝削。”
在給彭德懷的信中,毛澤東接著還分析了當時國內階級矛盾的狀況,他指出:“目前國內各階級間有一種為著打倒共同敵人的互助,但是不僅在經濟上沒有廢止剝削,而且在政治上沒有廢止壓迫(例如*等)。”所以,在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目標下,“我們應該提出限制剝削與限制壓迫的要求,並強調團結抗日,但不應提出一般的絕對的階級互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口號。”
正是由於毛澤東和共產黨人堅持這一原則立場,才能牢牢掌握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領導權,堅定不移地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民族解放和新*主義革命的勝利。 。 想看書來
第二章 毛澤東與四書五經(9)
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今日中國,人剝削人的制度早已廢除,更不存在政治上的壓迫,已經完全具備了毛澤東所說的實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原則的歷史條件。所以,為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今天我們應該大力提倡“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將它作為處理人際關係的一個重要準則。
從崇信到批判……毛澤東評價孔夫子
一部《論語》,大量地記錄了孔子的言談主張。可以說,《論語》就是一部“孔子語錄”。要真正讀懂《論語》,就不能不研究孔子其人。毛澤東是非常熟悉孔子其人其事其說的。
孔子名丘,一說生於公元前551年,一說生於公元前550年;卒於公元前479年。
孔子的先世是宋國貴族,他的曾祖防叔因避禍由宋逃到魯國,便成為魯國人。他父親名紇,字叔梁,做過魯國陬邑的地方長官。孔子出生不久,父親死了,家庭也貧困了,不得不做各種雜活,一則贍養寡母,一則自己生活。他做過倉庫保管員,也做過牲畜管理員,都很負責任。最後做到魯國的大司寇,那是“卿”的高位了。他到處學習,不懂就問,所以見聞廣博。一生得意時少,失意時多。晚年便專門一面整理古籍,一面講學傳授學術。他是中國私人講學的第一人,也是傳播古代文化的第一人,中國古代文化的流傳以至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