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3/4 頁)
意見的時候。
期間,某一天他被不下二十個人問過意見,發冠如何,佩玉如何,皇袍長度如何,甚至新建的皇宮裡要如何安排……要不要設後宮。
“設。”他淡淡回了一個字。當時,南宮蒼敖就在他身旁。
問話人一愣,不敢去看另一邊那個男人的臉色,應了一聲,匆忙退下,出去的時候還險些被身後的門檻絆倒。
南宮蒼敖正在喝酒,半闔著眼,慢慢飲了一口,直到一杯喝完,放下酒盞,就出去了。
他沒有問君湛然要解釋,沒有說任何一句話,君湛然亦沒有對他解釋,自此,更是再沒有就這個決定說過一個字。
就這般,終於到了登基之日。
四個屬國皆有人在場,見證夏國新皇登基,君湛然,也就是煌湛登基為帝之後。天下的格局便將有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誰,都深信這一點。
這一日沒有風雪,萬里晴空,隆冬已過,春日將至,距離那一場大火,已經過了數月。
數月之內,要造起一座皇宮不易,但假如五國合力,那就算再不可能的事,也會變成可能。
裡頭的擺設可以再等等,外面看上去卻已是嶄新的一座宮樓,包括後來修葺的曾被毀壞的後宮,皇城之內,人人都在談論這一天,人人都在盼著這一天。
終於到了儀式開始之時。
所有與君湛然相熟的人都在場,四國,乃至天下,一起期待著這一天,那是從未有過的事,前無古人,後面也不知是否會有來者,總之,似乎所有人都在等待著夏國重生。
“吉時到——”隨著宮人一聲高喊,在場觀禮的眾人都興奮不已。
殿前寬闊,圍滿了人,稍前一些的是肖虎他們一干心腹,鷹嘯盟所屬也在,其後是南宮世家的南宮年等人,容子儒、嚴詹等他國來的客人也在場,再往後,上官餘等大臣各懷心思,有人歡喜有人憂,就怕儀式過後掉了腦袋。
圍觀的人從皇宮一直排到宮外,宮門大開,大多數百姓都是第一次見到宮門裡的模樣,先來的都覺榮耀無比。
遠遠望去,最前頭的地方,距離大殿最近的數十臺階之上,有一排人站著。
君湛然自然是萬眾矚目,他面對一個香案,一番儀式過後,只待他戴上象徵皇者的玉冠,儀式便算是成了一半。
“湛王,請。”紀南天作為先皇心腹,手捧玉冠上前,發冠由白玉所雕,鑲金嵌玉,玉色泛翠,光澤藍如天,一泓寶光碧空若洗,不止尊貴,更添威儀。
君湛然拿起發冠,舉目一掃,周圍的人也隨著他的眼光瞧去,人頭濟濟,在人群裡卻看不到南宮蒼敖。
“盟主沒有來。”溫如風在下面輕聲說。
眾人屏息,唯恐君湛然發怒,卻見他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竟沒有任何表示。
溫如風心道有哪個男人成了皇帝會不設後宮,就算不為自己,也要為後代社稷,這一回盟主不悅是當然,但湛王的決定卻也是不得不為。
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得。
君湛然也懂得,所以才如此決定,他環視一圈,緩緩說道:“我命人設了後宮,大殿之內的物件也都備齊的差不多了,上官餘可堪大用,為將足矣。”
他捧著玉冠突然這麼說,其他人不明白他的意思,他也不管他人反應,只管繼續說道:“曾在煌德手下做事的官員,一律遣回原籍,若再想為官,便重入國考,今後,為皇者派官職,做獎懲,待民待官,若有昏聵之處,我定不放過。”
不等他人反應,說完,手裡的玉冠一放,竟往階下走去。
“陛下!”紀南天急了,“陛下這是何意?”
“我不是你的陛下,你也不是我的臣民,今後,誰想當皇帝,便由誰來當,由地方推舉能人,匯聚舜都,到時候誰能幹,便由誰來當這個皇帝。”好像生怕自己方才的話不夠叫人驚訝,君湛然又投了一道驚雷。
紀南天簡直要昏厥過去,“你……你說什麼?”
“能者為皇。”君湛然站在空地之上,一指玉冠,“做的不好便換人來做,有我在這裡,若誰敢胡來,我便取了他的命去,做的好,他便是夏國之王。”
“什麼?!”這下,就連其他幾國的人也都驚叫起來。
“自今日起,凜南,西溯,闌東,北絳,四國再不屬大夏,再無需供奉,但在夏國真正平定之前,爾等四國也不可進犯一步,否則……”他停了一下。
幾人連忙允諾,“有湛王和鷹帥在,誰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