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努力者的末日(第2/3 頁)
其他同類。
未來,是屬於能夠作,能夠找目標,定目標,質疑,問問題的人。而不是隻會被佈置作業,然後光靠努力就能解決這些作業的人。
天道和真理,站在了馮見雄這一邊,著實讓他勝之不武。
……
“馮見雄的腦子到底怎麼長的?這不光是口才和辯術的問題了吧,眼界也太開闊了。”
“就是就是,我跟你們不一樣,我是半專業的辯論愛好者,這個題目去年臺巴子和港燦辯的影片,我是上土豆千辛萬苦找來看過的!但是哪怕是去年的國際大賽,大家也都只是扣定義,玩玩文字遊戲,完全沒有馮見雄今天這場比賽的腦洞啊。”
場下的吃瓜群眾們瘋狂傳說著馮見雄的牛逼,似乎唯恐大多數小白聽不懂其精微奧義的牛逼點所在。
等小白們的情緒被扇動得差不多了,該全體起立喊666了;那些半瓶水的高階粉絲又會賣弄自己的見多識廣,幫馮見雄喊“基本操作,喊666的都給我坐下~”
場面一度混亂,直到評審團完成緊張的討論。
田海茉心情複雜地拿著一個信封上臺——是信封,不是平時的一張紙,所以顯得很鄭重。
開啟,抹平,深呼吸,然後宣佈。
“現在我宣佈,今天比賽的獲勝方是:法學院隊!讓我們一起恭喜她們……然後,有請周校長為法學院隊的代表頒獎!”
“本場比賽的最佳辯手是:正方四辯,馮見雄同學!”
“本屆‘希望杯’的最佳辯手是:法學院隊,馮見雄同學!”
田海茉錯落有致地宣佈完三條訊息,然後看著今天蒞臨現場的多位校領導先後給馮見雄虞美琴他們頒獎。
田海茉的心裡雖然有些空蕩,卻也不至於失落,只是覺得一個時代似乎結束了,新的時代開始了。
這是一種很微妙的感覺。
周副校長輕咳了一聲,把本屆盃賽最佳辯手的獎牌掛在馮見雄脖子上——那是一塊銅質鍍金、像大號紀念幣的玩意兒。然後從旁邊的司儀女生手中接過獎狀,也鄭重地雙手遞給馮見雄。
馮見雄畢恭畢敬地拿過。
周校長是個50歲出頭的禿髮男,平時官腔打慣了,所以哪怕此刻說話確實發自誠意,也依然不免帶出幾分居高臨下:
“你們表現很不錯,這一屆的新生,給學校的辯論圈帶來了不少新生力量啊。希望你們歷練兩年,後年能在國內大賽上,跟華東賽區的傳統兩強,金陵、復旦一決高下。”
周校長說完,旁邊幾個工作人員,包括擔任校辯論隊教練的老師,也都湊趣讚賞,談笑著勸馮見雄應下這樁差事。
畢竟,他和虞美琴只是大一的新生,雖然銳意進取,總要再磨礪兩年,才能真正進入全盛狀態吧?
這是大多數人的正常想法。
對於這種期望,馮見雄當然是要給面子的:“謝謝周校長的期望,不過兩年是不是太久了,我看就今年幹掉金陵復旦,明年就能去星島了。”
“今年……呃呵呵,好,有志氣!”周校長臉色一僵,並沒有打擊馮見雄的自信,“有志氣是好的,那你現在就該先開始瞭解對手的實力。”
校領導呵呵了幾句就先走了,田海茉也順勢講了幾句收官的話,宣佈本屆盃賽結束。
馮見雄的老朋友、丁理慧學姐拿著話筒,也不見外,從旁聽席上幾步竄過來,讓他說兩句。
“自己想到啥說啥吧,我的提問我回去自己再錄剪。就說說獲獎感言、點評寄語就行。”丁理慧非常乾脆,反正校臺只是廣播,不是電視,所以純音訊的剪輯不要太輕鬆。
馮見雄如今已經和她當了半年多的“同事”,大家都是知道工作底細的,再拿腔作勢就沒意思了。
馮見雄清了清嗓子,換上一副很悲憫的語氣:“其實我覺得今天的獲勝,還是有點勝之不武——‘未來社會究竟是通才更吃得開,還是專才更吃得開’,這個題目和‘科技進步究竟是讓人發展更全面還是更狹隘’其實是有很多共通性的。尤其是當我們從科技的角度來解讀社會時,這兩個問題幾乎重合了。
所以,四分之一決賽的時候,我輕鬆贏了田學姐帶隊的商學院時,就已經說明我在這方面很有造詣了。蘇學長應該只是不服,認為自己的水平比田學姐高,他的隊友也比商學院的更強,所以還想試試。但結果果然很可悲。
其實,越是深入反思這一組辯題,我越是能感受到一股社會的趨勢:因為未來的機器也能學習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