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人紅是非多(第1/3 頁)
方飲建業水,又食武昌魚。
田海茉的松鼠果業剛剛在電視上小小地爆火了一番,她的新產品就被同行列入了觀察名單。
此時此刻,距離她家的切糕產品上線,不過才剛剛一個月,而距離上電視節目更是連20天都不到。
大江上游,千里之外的武昌。
光谷開發區裡的一幢普通寫字樓中,一家成立了大約兩年的連鎖加盟果品公司裡,就有人注意到了田海茉的爆款新品。這家公司的經營主項也是各類加工堅果,所以雙方算是重合度比較高的同行。
按說,馮見雄的第一波傳媒推手,並沒有讓田海茉的影響力波及多大範圍,只是在江浙滬一帶小小爆款了一把。這種程度,一般來說還不至於進入同行的“對標競品分析”列表。
不過麼,天上九頭鳥,地上HB佬。華夏那麼大,總有心思比較雞賊敏感一些的人物能見微知著——雞賊這個詞,在這裡並不是貶義,事實上馮見雄本人也是個有點雞賊屬性的傢伙。
這家注意到了田海茉的公司,名叫優品鋪子,公司老闆姓柳,名叫柳洋。
優品鋪子兩年前成立時,並不是一家電商向的企業,而是連鎖加盟店為主。柳洋花了將近兩年整的時間,把優品鋪子的連鎖店鋪到了故鄉鄂省的大部分重點地級市。
今年暑假的時候,他又成功把步伐擴張到了鄰近的湘省,如今幾個月下來形勢擴張得也不錯。
在柳洋的計劃裡,花一年的時間深耕湘省市場、驗證他在鄂省摸索出來的標準化套路能否實現。如果一切良好,那麼明年暑假他還會向東發展進軍贛省,進而加速分裂,再往東撲向江浙滬市場,最終撲向全國。
電商的網上渠道,畢竟是新事物,柳洋也挺接受,從今年開始也開了淘寶上的旗艦店,算是慢慢摸索。
這樣的發展環境下,任何在東部市場突然崛起的同行,都是值得研究的。
他手頭的材料,是秘書一早送來的,只不過是一大堆潛在競品的分析報告,內容很龐雜,最前面是個流水賬的簡表。
做秘書的人,分析不出這些要送到老闆手上的東西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所以只能是混在一起送來,等老闆看了目錄後憑直覺判斷哪個該詳細研究,再提要求。
柳總看到松鼠果業的切糕業績,幾乎是立刻憑直覺感受到了這個潛在對手值得研究,便立刻把女秘書喊了進來:“小吳,讓市場調研部把這家‘松鼠果業’的詳細業績拉出來,這個資料太籠統了!我要的是淘寶的後臺報告,包括復購率。”
“好的我這就去。”女秘書小吳聞言一凜,立刻下去傳達。
“等等!”柳洋喊住了她。
“還有什麼吩咐?”小吳謙卑地問。
“這家的東西,有樣品麼?拿幾塊來嚐嚐。”
“好的柳總。”
小吳去傳達了要求後,立刻從研發部弄回來幾塊分析用的樣品(當然還沒拆包裝),送到了柳洋的辦公室裡。
早上戰略調研部門送上來的材料,其實已經很盡職盡責了,但是有些資料,如果老闆不特別關照,是不可能拿到的。
比如,某個電商競品企業在淘寶上的使用者復購率、存留率。(公開資料只有銷量,但是銷量背後看不出構成成分。)
這些資料都是商業機密,正常來說,世上只有兩類人知道。
一類是競爭對手公司自己;另一類,就是淘寶平臺的資料管理部門。
競爭對手那兒的資料是弄不到的,除非直接挖叛徒跳槽。
那麼剩下的路子就只有一條了:收買淘寶網的資料管理部門相關工作人員。
事實上,這種事情一直沒有斷過。雖然馬風一直在強調客戶資料安全問題,也在嚴打偷偷出賣客戶資料的行為,甚至送過一批人去坐牢,但內部腐BAI四五年內都沒法100%杜絕。總有相關要害崗位的人經不住市面上商家的誘惑,偷偷如何如何一番。
從這樣的渠道拿取競爭對手的詳盡資料,肯定是要出點血的。這也是為什麼柳總本人不發話的情況下,優品鋪子的市場調研部負責人不會主動花這個冤枉錢盡調某個潛在對手的爆款。
等詳盡資料的同時,柳洋先把表面材料看了一遍。
當然,順便也拆開了那幾塊糕,嘗一嘗味道。他經營幹果業將近十年,有時候僅靠一條舌頭的品嚐能力,就能抵得上採購部門那些成分分析儀器。
凡是他吃過的東西,用料好壞、材料成本大約要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