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 江山如畫(第3/4 頁)
大漢新元十五年春,大漢遠征軍兵分兩路,一路從西寧郡和伏俟郡南下,在早就臣服的悉勃野部帶領下掃蕩整個高原,尤其是高原的西部,大多數還是漢人之前從未涉足的土地。而另一路從西域出發,越過蔥嶺,向南進攻大小勃律。
入夏,兩軍會師小勃律,代表著大漢對於天竺的鉗形攻勢構築完成,天竺已然是大漢的囊中之物。
是年九月,天高氣爽,李藎忱乘火車巡視冀州和青州。
群臣萬民,請封禪泰山。
古往今來,唯有於國於民有蓋世之功者,才有資格封禪泰山。
秦皇漢武,顯然都有這個資格。
至於歷史上因為簽訂了城下之盟、保住了老祖宗留下的一部分土地,就恬著臉去封禪泰山的宋真宗,在李藎忱看來就是個笑話。
這傢伙到底是怎麼有信心覺得自己這樣做的,後人就會承認他的功業能夠比肩秦皇漢武?
只有天下萬民都覺得你有資格,你才有資格。
李藎忱泰山封禪,問心無愧。
因為他的確,帶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華夏。
——————————
東嶽泰山,五嶽獨尊。
李藎忱在後世曾經爬上去過。
而今日從紅門拾階而上,雖然遠沒有後世直接坐大巴到中天門來的舒坦,但是這條路李藎忱爬的並不艱難。
從亂世飄萍到現在的宰執天下,他做到了。
他走的路,比這泰山的石階更艱難、更陡峭。
不過走到半山腰,李藎忱看著中天門,還是忍不住吐槽了一句:“秋老虎,名不虛傳啊,早知道應該再過一兩個月來。”
跟在他身邊,陪著他一路爬上來的樂昌心疼的掏出手帕要給他擦汗——陛下這些年的體型也有點兒走樣,終歸不是當年披甲上馬就能浴血廝殺的年輕人了,所以爬這麼一段,還幾乎沒有歇息,也夠他受的。
李藎忱本來下意識的想要用袖子抹一抹,後來想想,身邊一圈跟著這麼多臣屬,還是算了吧。
注意形象。
樂昌給他擦了擦汗,含笑說道:“正好列國使臣隨駕,陛下此時封禪泰山,既是告知上蒼,陛下已經立下不世之功,也正好可以告知華夏的列祖列宗,四方萬國,已然臣服。”
現在這些使臣,當然不是西域、東洋等國的使臣,其中大多數都來自於西域以西,以及天竺等地,另外其中甚至已經有一些典型的阿拉伯人特徵的使臣在,顯然他們來自於更遙遠的西方。
只可惜目前還沒有金髮碧眼的,令人有點兒遺憾。
這是新的萬國,是大漢新的藩屬。
今日,便是萬國衣冠拜冕旒。
當然,以後大漢要是還想對外擴張,這些也是最佳選擇,這就是後話了,是李藎忱留給自家小子們的任務。
至少從現在開始未來十年到二十年,李藎忱都不打算再對外大規模動兵。當然了,天竺等地還是要一點點蠶食的,不過對付這些地方,李藎忱並不覺得還有必要用的到漢軍主力。
吃齋唸佛時代的三哥都打不過,你們海軍跳海算了。
樂昌的目光柔情似水,李藎忱收斂心神,握住她的手:
“這些年,也辛苦皇后了。”
大漢風俗,現在早就已經不再那麼保守,男女牽手,非是大防。
樂昌輕聲說道:“得伴君左右,如何能說苦?”
“那咱們繼續往上走?”李藎忱呼了一口氣。
樂昌點頭:“當隨君上。”
在樂昌的心中,這個曾經救了自己、又救了這個天下的男人,是山嶽,也是她的天穹。
後宮姊妹這麼多,但是要論和陛下情感之深,心靈之羈絆,恐怕無人能夠勝過皇后。
“要是累了就說,不行的話,朕揹著你上去。”李藎忱柔聲說道。
“當著那麼多人呢。”樂昌無奈搖頭。
要是陳宣華等人在這裡,恐怕會張開手臂就要陛下背,哪怕是明知道陛下自己都應該不好意思,後面跟著的群臣更是得炸鍋。
陛下還是要做一做樣子的。
但是樂昌還是要面子的。
夫妻都很瞭解對方。
“那咱們走快一點兒?”
“氣喘吁吁的,何必呢,陛下出了那麼多汗。”樂昌搖頭。
“也罷,為了皇后,朕慢一些便是。”李藎忱正色說道。
這也算理由麼?樂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