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第2/4 頁)
河東守尉行縣至,絳侯勃自畏恐誅,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見之。其後人有上書因告勃反,捕理之。勃恐,不知置辭,吏稍侵辱之。絳侯既出,曰:“吾將百萬軍,安知獄吏之貴也。”《漢書》曰:韓安國坐法抵罪,而獄吏田甲辱之。安國曰:“死灰獨不復然乎?”田曰:“然則溺之。”
【黃霸受經 杜篤為誄】《漢書》曰:夏侯勝為議不許宣帝尊武帝廟下獄,及丞相長史黃霸坐不舉劾,俱下獄。霸欲從勝受經,勝辭以死罪。霸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勝賢其言,遂授之,系更再冬,講不息。范曄《後漢書》曰:杜篤,字季雅,客居美陽。令遊從,數請託不諧,頗相恨。令怒,收篤送京,會大司馬吳漢薨。光武詔曰:諸儒誄之,篤於獄中為誄,辭最高。帝美之,賜帛免之也。
【仰天 望氣】《史記》曰:趙高案李斯,拘束縛居囹圄中,仰天而嘆曰:“悲夫!不道之君,何為計哉?”《漢書》曰:望氣者言長安獄中有天子氣。
【澤上有風 山下有火】《周易》曰:澤上有風,中孚;君子以儀獄緩死。又曰:山下有火,賁;君子以明庶政,無敢折獄。
§詩
【隋魯本《與胡師耽同系胡州出被刑獄中詩》】叔夜弦初絕,韓安灰未然;相悲不相見,幽縶與幽泉。
【駱賓王《獄中書情通簡知己詩》】昔歲逢揚意,觀光貴楚材;穴疑丹鳳起,場似白駒來。一命淪驕餌,三緘慎禍胎;不言勞倚伏,忽此際邅回。驄馬刑章峻,蒼鷹獄吏猜;絕縑非易辨,疑璧果難裁。揆畫慚周防,端憂滯夏臺;生涯一滅裂,岐路幾徘徊。入阱方搖尾,迷津遽易回。圓扉長寂寂,疏網尚恢恢;青陸春芳動,黃沙旅思催。覆盆徒望日,蟄戶未驚雷;霜歇蘭猶敗,風多木屢摧。地幽蠶室掩,門靜雀羅開;自憫秦冤痛,誰憐楚奏哀。漢陽窮鳥客,梁甫臥龍才;有氣還衝鬥,無時會鑿坯。莫言韓長孺,長作不然灰。
【沈佺期《幽系詩》】吾憐曾家子,昔有投杼疑;吾憐姬文公,非無鴟鴞詩。臣子竭忠孝,君王惑讒欺;萋斐離骨肉,含惋興此辭。
【又詩】昔日公冶長,無罪遭縲紲;聖人降兄子,古來嘆獨絕。我無毫髮瑕,苦心懷冰雪;今代多秀才,誰能繼明轍。
●卷二十一 文部
○經典第一
§敘事
《釋名》曰:經者,徑也;典,常也。言如徑路無所不通,可常用也。《白虎通》曰:五經:《易》《尚書》《詩》《禮》《樂》也。(古者以《易》《書》《詩》《禮》《樂》《春秋》為六經。至秦焚書,《樂經》亡。今以《易》《詩》《書》《禮》《春秋》為五經。又,《禮》有《周禮》《儀禮》《禮記》,曰三禮。《春秋》有《左氏》《公羊》《穀梁》三傳,與《易》《書》《詩》通數,亦謂之九經。)《易》者,按《釋名》言,變易也。《帝王世紀》曰:庖犧氏作八卦,神農重之為六十四卦。黃帝堯舜引而伸之,分為二易。至夏人因炎帝曰《連山》,殷人因黃帝曰《歸藏》,文王廣六十四卦著九六之爻,謂之《周易》。又《漢書》曰:文王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子為《彖》《象》《繫辭》《文言》《序卦》之屬十篇。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聖,代厲三古。(《周易正義》曰:伏犧重卦,周公作爻辭,此說與《帝王世紀》不同。又孔子作《十篇》,亦曰《十翼》。初,卜商為《易傳》,至西漢傳之。有能名家者,有施仇、孟喜、梁丘賀、京房、費直、高相,又東漢鄭重、魏王弼並注《易》。施孟諸家,自漢及魏並得立,而傳者甚眾。至西晉,梁丘、施、高三氏亡,孟、京二氏有書無師,而鄭玄、王弼所傳則費氏之學。)書者,按《釋名》言,書其時事也。上世帝王之遺書,有《三墳》《五典》《訓誥》《誓命》孔子刪而序之,斷自唐虞,以下訖於周,凡百篇,以其上古之書,故曰《尚書》,遭秦滅學並亡。漢興,濟南人伏勝能口誦二十九篇。至漢文帝時,欲立《尚書》學。以勝年且九十餘,老不能行,乃詔太常掌故晁錯就其家傳受之。(伏生為《尚書》傳四十一篇。歐陽、大小夏侯傳其學,各有能名,是曰今文《尚書》。劉向《五行轉》、蔡邕《勒石經》皆其本。)其後魯恭王壞孔子故宅,於壁中得古文《尚書》、《論語》,悉以書還孔氏。武帝乃詔孔安國定其書,作《傳義》為五十八篇。(見《尚書序》及《正義》。安國書成,後遭漢巫蠱事不行。至魏晉之際,滎陽鄭衝私於人間得而傳之,獨未施行。東晉汝南梅賾奏上,始列於學官,此則古文《尚書》矣。)《詩》者,按《卜商序》曰:志之所之也。昔孔子刪《詩》,上取商,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