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 頁)
之山,舜所葬也。《水經注》曰:都溪水出舂陵縣左,與五溪俱會。縣有五山,山有一溪。五水會於縣門,故云都溪。已上永州。
【茹溪 澧浦】《荊州記》曰:茹溪,源出茹龍山,水極清澈。《離騷》雲:遺餘珮兮澧浦。
【天帚 松梁】《荊州圖副記》曰:天門角上石生倒垂下一竹拂,謂之天帚。《吳錄》曰:松梁山,山石間開處,容數十丈。其高,以弩射之,不及其上。已上澧州。
【熱石 溫泉】《輿地志》曰:臨武縣山有熱石。置物其上,立焦。《荊州記》曰:郴縣溫泉,下流有田,資以溉灌。常十二月下種,至明年三月,新谷便登。
【仙人祠 義帝廟】《輿地志》曰:馬嶺山有仙人蘇耽壇。耽至孝。一朝忽辭母曰:“受性應仙,當違供養。”涕泗嗚咽。百姓立壇祠之。《湘州記》曰:郴縣南有義帝廟,百姓祭之。《漢書》曰:項羽尊楚懷王以為義帝。已上郴州。
【龍池 鶴澤】《武陵記》曰:謝承為武陵郡守時,有黃龍見於郡東水中。拜表上賀,因號龍池。劉義慶《世說》曰:晉羊祜鎮荊州,於江陵澤中得鶴。教其舞動,以樂賓友。
【鼎口 風門】《沅川記》曰:沅川水名鼎口,昔有神鼎出乎其間。《武陵記》曰:風門山有石門,去地百餘丈。將欲風起,此門隱隱有黑氣上,須臾有黑風競起。已上朗州。
【蔥嶺 茗山】《沅川記》曰:沅川有孤山,岩石崔嵬上,有蔥如人所種。人時往取,援輒斷絕。請神而求,不挽自出。《武陵記》謂之蔥嶺。《荊州圖副》曰:茗山九嶺,嶮峻。木多杉松,獸多熊豹。
【龍門 鹿穴】《水經注》曰:有獨母水,南出龍門。《荊州記》曰:宋元嘉初,武溪蠻人射鹿,逐入石穴。才容人。蠻人入穴,見其傍有梯,因上梯。豁然開朗,桑果蔚然,行人翱翔,亦不以怪。此蠻於路斫樹為記。其後茫茫,無復彷彿。已上辰州。
【石床 雲水】《湘州記》曰:文斤山上有石床,方高一丈。四面綠竹扶疏,常隨風委拂。《水經注》曰:邵陵水東會雲泉。已上邵州。
【浪水 舞溪】《水經注》曰:浪水出武陵鐔城北界山谷,《荊州記》謂之浪溪。《荊州記》曰:舞溪東流注沅,西接牂牁。已上巫州。
【銅柱 石門】《周地圖記》曰:江中有銅柱灘。又曰:均提東十三里,至石門東,有石鼓。
【清檯 神窟】《史記》曰:陵邑寡婦清,其先得丹穴,家富不訾。清能守其業。秦始皇以為貞婦,為築女懷清檯。《益州記》曰:黃葛峽有相思崖,芳泉周灌,俗謂之神窟。已上涪州。
【牂牁 桂浦】漢武帝平南夷,置牂牁郡。又曰:牂牁郡有桂浦關。
【天井 石關】《華陽國志》曰:牂牁郡,上當天井,故多雨潦。又曰:且蘭縣西南有地,名石潼關。已上牂州。
§箴
【□□《潤州箴》】洋洋潤州,江川秀遠;蔣廟鐘山,孫陵曲衍。江寧之邑,楚曰金陵;吳晉梁宋,六代都興。
○嶺南道第十一
§敘事
嶺南道者,禹貢揚州之南境。其地皆粵之分,(《地理志》雲:今蒼梧、蔚林、合浦、交趾、九真、日本、南海皆粵分。)自嶺而南至海,盡其地。(廣州故南海郡,秦末南海尉趙佗王有其地。)
§事對
【蒲澗 蘭湖】《南越志》曰:熙安縣東北有昌蒲澗。鹹安中,姚成甫嘗澗側遇一丈夫,曰:“此昌蒲,安期先生所餌,可以忘老。”又曰:番禺北有芝蘭湖,並注西海。
【貪泉 湞水】《晉中興書》曰:舊雲往廣州飲貪泉,失廉潔之性。吳隱之為刺史,自酌貪泉飲之,題石門為詩曰:石門有貪泉,一飲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漢書》曰:樓船將軍楊僕出豫章,下湞水。
【二山 八桂】《南越志》曰:番禺縣有番禺二山,因以為名。《山海經》曰:桂林有八樹,在番禺東。已上廣州。
【潮穴 泉山】《潮州記》曰:斯溪西通淮水,其穴若井。或枯涸彌年,或一日十盈十竭,若潮水焉。又曰:泉山有峭壁高竦,連阜湎屬,石泉懸注,瀑布飛流。已上連州。
【錢石 玉山】《湘州記》曰:曲江縣東有泉石山,其狀四方若臺榭。其南有石,三面壁峭。其上有錢,故謂之錢石。又曰:曲江縣東有玉山,卉木滋茂,泉石澄澗。相傳雲昔有人採玉處。
【石臺 銀甕】《始興記》曰:勞口東岸有石,四方而高,可百餘仞,其狀若臺。又曰:林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