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2/4 頁)
隈二十五里。《輿地志》曰:樓石山三石,並高百丈,杪如劍峰。已上括州。
【彭澤 淺源】《漢書》:彭澤縣屬豫章郡,彭蠡澤在西。《尚書》曰:過九江至於敷淺源。
【廬山 盆水】《廬山記》曰:匡俗出於周威王時,生而神靈,隱淪潛景,廬於此山,俗稱廬君,故山取號焉。《潯陽記》曰:盆水出青盆山,因以為名。帶山雙流,而右灌潯陽,東北流入江。已上江州。
【銅精 劍窟】《豫章記》曰:西山週迴三百里。此山時有夜光,遠望如火氣。《輿地志》曰:此為銅之精光也。《豫章記》又曰:豐城縣獄後,有雷孔章掘神劍窟,方七八丈。
【然石 熱泉】宋永初《山川記》曰:建城縣西有羊山,有然石,色黃白而理疏,以水灌之便熱,可煮物,故謂之然石。又曰:皮縣有熱泉,如湯,以生物投之,須臾爛熟。已上洪州。
【茨野 落亭】《安成記》曰:昔豫章太守賈萌與安城侯張普爭境,戰於新茨之野,即茲地也。又《安成記》曰:郡渚江川,發源同會。落亭石,上有芝草,下有紫磨金。
【山都 木客】《異物志》曰:廬陵大山之間,有山都似人裸身,見人便走,自有男女,可長四五尺,能〈口叢〉相喚,常在幽昧之中,似魑魅鬼物。又曰:廬陵有木客鳥,大如鵲,千百為群,不與眾鳥相廁。雲是木客所化。已上吉州。
【金雞 石雁】《南康記》曰:雲都縣有金雞石,傍有穴。宋永初中,見金雞棲翔此穴,頗時飛鳴。又云:覆笥山平湖中有石雁,浮在水。每至炎氣代序則飛翔,若知感候。
【松闕 梓潭】《輿地志》雲:歸美山有石城,高數丈,有二石夾左右。石形似松,儼如雙闕。《南康記》曰:梓潭昔有梓樹,巨圍,葉廣丈餘,垂柯數畝。吳王伐樹作船,使童男女挽之。船自飛下水,男女皆溺死。至今潭中時有歌唱之音。已上虔州。
【甘渚 蜜巖】《臨川記》曰:東興人家,曾以木甑沉井中,乃流出達樊溪,甘渚得之。此泉穴相通也。又曰:五章山絕巖嶮峭,有蜜蜂依之為房。其形如笠,望者皆懸磴數丈,然後得至其所。
【石人 楓鬼】《臨川記》曰:虛谷東英巨山岩內,有石人坐磐石上。體上塵穢則興風,溼潤則致雨,晴日便舉體鮮潔、朗然玉淨。又云:麻姑山上人登之,有物人形,眼鼻口面,無臂腳,俗名之楓子鬼也。已上撫州。
【米砂 雪壁】《安成記》曰:鐘山臨水阻峽,春夏則湍洑沸湧,濆上白沙如米,兩岸各十餘斛,呼曰米砂,以之候歲。若一岸偏饒,則其方豐穰。殷斌《石室記》曰:第三室高十丈,餘者粗為似,皆素壁若雪,則永珍森羅。
【宜春水 羅霄山】《吳錄》曰:宜春泉水。《地道記》曰:宜春縣出美酒,隨歲貢上。《安成記》曰:羅霄山有石井,天旱祠之,以木投井中,即雨;至井溢木出,乃雨止。已上袁州。
【鸚洲 鳳闕】《輿地志》曰:夏口江中有鸚鵡洲。《武昌記》曰:城東南角有崗,名鳳闕。吳時有鳳集之。因以為名。
【鄂渚 樊山】《離騷》雲:乘鄂渚而反顧。《武昌記》曰:樊口之東有樊山。已上鄂州。
【湘山 沅水】《史記》曰:秦始皇浮江至湘山。《水經注》曰:沅水注洞庭湖中,方會於江也。
【地道 江門】《湘中記》曰:君山有地道。郭璞《江賦》曰:爰有包山洞庭,巴陵地道。《山海經》曰:洞庭山,帝女居之。其上沅灃之交,瀟湘之源,是在九江之門。已上嶽州。
【楂渚 橘洲】《湘中記》:楂渚對岸古城,孫權遣程普所立。《輿地志》曰:橘洲在郡南,對南津,常看如下。及至夏水,懷山渚洲皆沒,橘洲獨在。
【昭潭 羽瀨】《湘州記》曰:岳陽有昭潭,其下無底,湘水最深處。又曰:石子山西有小溪,水石映澈,名之羽瀨。昔關羽南征,頓此山下,因以為名。已上潭州。
【青壇 紫蓋】《湘州記》雲:祝融峰上有青玉壇,方五丈,有蓋香峰行道處,《異苑》曰:衡山有峰名曰華蓋,又一名紫蓋。
【寶洞 仙宮】《南嶽記》雲:衡山者,太虛之寶洞。又曰:流丹崖南五里,得仙人宮。道士休糧絕谷,身輕清虛,便得入此宮。已上衡州。
【菁口 蘭巖】《湘州記》雲:都溪又西北流入營水,謂之菁口。王韶之《神境記》曰:蘭巖山,其路危阻,迥絕人跡。登其山,有石路松林焉,杳然便是雲霞中館宇矣。
【九疑山 五會水】《山海經》曰:蒼梧之丘,九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