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4 頁)
川、陽川三縣。《水經注》曰:漢水又東為龍潭,下臨龍井渚。已上均州。
【景山 粉水】《山海經》曰:荊山之首曰景山,其上多金玉。《水經注》曰:粉水,導東流經上粉縣。
【雁塞 狼山】《荊州圖副記》曰:雁浮山,雁塞也。《水經注》曰:夷水導源狼山。已上房州。
【鳴水 泉街】《後魏書》曰:落叢郡,武都、鳴水二縣,屬東益州。《水經注》曰:泉街水出河池,東南入沮縣。已上興州。
【金溪 銅水】《梁州記》曰:益昌縣東山西北有金銅溪,溪出金,因以為名。《益州記》曰:葭萌縣南十里有刀鐶山,赤銅水出焉。已上利州。
【銅梁 石戶】左思《蜀都賦》曰:外負銅梁宕渠。《益州記》曰:龍盤山南有石,長三十丈,高五丈。當中有戶及扉,若人掩閉。古老以為玉女房。已上合州。
§歌
【梁宋史《荊州樂歌》】章華遊獵去,絕郢從禽歸;溶溶紫煙合,鬱郁紅塵飛。
【又歌】朝發江津路,暮宿靈溪道;平衢廣且直,長楊鬱嫋嫋。
§箴
【揚雄《荊州箴》】杳杳巫山,在荊之陽;江漢朝宗,其流湯湯。夏君遭鴻,荊衡是調;雲夢途泥,苞匭菁茅。金玉砥礪,象齒元龜;貢篚百物,世世以饒。戰戰慄慄,至桀荒溢;曰在帝位,若有天日。不順庶國,孰敢餘奪;亦有成湯,果秉其鉞。放之南巢,號之以桀;南巢茫茫,多楚與荊。風飄以悍,氣銳以剛;有道後服,無道先強。世雖安平,無敢逸豫;牧臣司荊,敢告執御。
○劍南道第八
§敘事
劍南道者,禹貢梁州之域。梁州自劍閣而南,分為益州,是為劍南道。(梁州劍閣之東,而分屬山南隴右二道。《漢書·天文志》曰:觜〈蟲雋〉參為益州分野。)其始王則有蠶叢杜宇。(揚雄《蜀本紀》曰:蜀始王曰蠶叢,次曰伯雍,次曰魚鳧。《十三州志》曰:蜀王杜宇,自號望帝。)後其地屬秦,前漢末公孫述居之,後漢末劉備居之。
§事對
【蠶叢 杜宇】並見敘事。
【石鏡 銅梁】《蜀本紀》曰:武都人有女,蜀王納以為妃,疾卒,葬於成都。作石鏡一枚,以表其墓。左思《蜀都賦》曰:外負銅梁宕渠,內函要害膏腴。已上益州。
【銀水 金山】《華陽國志》曰:涪陵有孱山水,其源有金礦。《益州記》曰:金山東臨澗水,光照映川。已上綿州。
【飛樑 絕澗】《華陽國志》曰:諸葛亮相蜀,鑿石架空為飛樑閣道,即古劍閣道也。《益州記》曰:姜維抗鍾會,故壘其山,峭壁千丈,下臨絕澗。已上劍州。
【南池 西水】《益州記》曰:南池在閬中縣東南八里。又西水縣本秦閬中縣之地。已上閬州。
【郪道 射洪】《蜀志》曰:姜維等聞諸葛瞻破,乃引軍由廣漢郪道,以審虛實。《水經注》曰:涪江水又東南至射洪。今在射洪縣界。已上梓州。
【龍鶴山 魚蛇水】《華陽國志》曰:丹陽縣西北十五里有龍鶴山。《益州記》曰:魚蛇水,東北自陵州界入青神縣界。已上眉州。
【隅山 陵井】《益州記》曰:東隅、西隅、南隅、三山相對。又曰:三隅山去陵井一里。已上陵州。
【金堂木 銅宮山】《華陽國志》曰:新都縣有金堂山,水通於巴漢。《益州記》曰:五城縣西南六十里有銅宮山,高出眾峰。已上簡州。
【昆井 郵溪】《益州記》曰:南充縣西南六十里有昆井、鹽井。又曰:雞郵神在相如縣東,次北下步有雞郵溪,因此而為之名。已上果州。
【錦山 綿水】《華陽國志》曰:合江北有綾錦山。《水經注》曰:綿水至江陽縣方山下入江,謂之綿口。已上瀘州。
【邛水 鄧山】《山海經》曰:峽山邛水出焉,其陽多黃金。《漢書》雲:文帝賜鄧通邛道銅山,得陂擅鑄錢。已上雅州。
【溫穴 曲池】《華陽國志》曰:溫水穴冬夏常熱。應劭注《漢書》雲:蘇初縣西北有泥池。按:今曲池是也。已上雋州。
【伏犀灘 騰龍水】《益州記》曰:伏犀灘東南六十里,有黃魚像岸。今在僰道縣界。又曰:龍騰溪水源出南溪縣。已上戎州。
§箴
【揚雄《益州箴》】巖巖岷山,古曰梁州;華陽西極,黑水南流。秦作無道,三方潰叛;誼兵徵暴,遂國於漢。拓開疆宇,恢梁之野;列為十二,光羨虞夏。牧臣司梁,是職是圖;經營盛衰,敢告士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