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頁)
的親戚朋友。
走私鑽石主要銷售到華東與華南等經濟發達地區,透過百貨商場的珠寶櫃檯,可輕易賣出。
我國鑽石礦僅有兩處,年產毛鑽17 萬克拉,僅佔全球總量的,需進口大量鑽石。
上海鑽石交易所2000 年下半年成立,是國內唯一辦理鑽石進出口手續和鑽石交易的機構。2000 年前,我國市場上99豫的鑽石是走私進來的。隨著上海鑽石交易所成立和鑽石交易環節增值稅的多次下調,“灰色鑽石”的比例有所下降。市場上來路不明的鑽石,在業界被稱為“灰色鑽石” (其實就是走私入境的鑽石)。走私鑽石在市場銷售時,要將表面的“灰色”漂去,走私者慣用的伎倆是買增值稅發票,對走私鑽石進行“漂洗”。
國際鑽石貿易由戴比爾斯鑽石帝國壟斷,其控制的“DTC (國際鑽石商貿公司) ———看貨商———加工零售商”全球產業鏈條上,沒有一家是中國看貨商,只能從看貨商手上拿鑽石,處於鏈條末端,沒有定價的權利。近年來,全球毛鑽價格上漲約30豫,中國鑽石商的零售利潤越來越小。一些鑽石銷售商在深圳沿海城市購買鑽石時,為降低購入成本,不要增值稅發票只要收據;再加上鑽石行業的惡性競爭,使得鑽石商家不得不購買部分走私鑽石來降低成本。
戴比爾斯鑽石集團的壟斷和國內強大的消費市場,使非洲一些國家非法開採的鑽石(未取得金伯利證書而非法開採的鑽石,俗稱“滴血之鑽”),只能透過走私流入境內。
鑽石等首飾原料,體積小、價值大,受專業知識和鑑定裝置的限制,關員僅憑肉眼難以對各種鑽石、寶石、黃金等的成色、品質、種類進行準確鑑別,對實際進出口狀況難以掌握。
深圳關區進口首飾料件大部分是來料加工企業的,這些企業在申報、加工、廢料退運等環節,存在走私風險。經營鑽(寶) 石首飾加工的企業,進口的首飾原料一般為黃金、鑽石等,這類貨物的價格主要由品質決定,根據重量、淨度、切工、色度等不同,單價存在巨大差異。據海關掌握的價格資料顯示,在其他引數相同的情況下,一樣重量的鑽石,總價可能相差20 倍。同樣大小的鑽石,若淨度不同,單價也相差很大,如大小約克拉/粒的鑽石,淨度為IF 級的單價為1 300 美元/克拉,而I3 級的卻只有370 美元/克拉。
野生瀕危動物走私
中國海關統計顯示:1999 年至2003 年,中國海關共破獲走私瀕危野生動物和珍稀植物案件242 起,起訴走私犯罪嫌疑人323 人。其中,查獲國家重點保護和國際公約保護的穿山甲、獵隼、蟒蛇、巨蜥等瀕危野生動物活體萬隻(條);查獲羚羊角、象牙、鹿茸、麝香、熊掌等動物製品價值高達10 億元。
環保專家介紹,300年前,地球上大約有25 億個物種,現在只剩下1 億個!60豫的物種“滅絕”發生在20 世紀。而僅存的1 億個物種還正以每天“滅絕”1 種的速度滅亡。野生動物因其珍貴、稀少,已經成為世界上僅次於毒品和武器的第三大走私物件。讓我們把海關查獲野生動物走私的鏡頭,暫時聚焦到深圳口岸。
2006 年9 月26 日,香港旅客餘某(男) 攜帶觀賞魚5 箱、15 000尾出境,被羅湖海關查獲。同日,香港旅客張某(男,54 歲) 從羅湖口岸出境,海關檢查時,發現其手提包內有活鳥5 只,經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鑑定,確認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草鴞1 只、黃嘴角鴞4 只。二人因涉嫌走私珍稀動物出境,被羅湖海關緝私分局刑事拘留。
查獲觀賞魚、活蝦、鳥之類的動物走私,在深圳海關早已司空見慣。這些走私動物的價值當然無法與走私的瀕危動物相比。對走私分子來說,瀕危動物走私更有利可圖,當然,其手法也更隱蔽、手段更殘酷,活動更猖獗。因此,海關在查獲這類走私時,往往陸、海、空全方位出擊,要付出更多的心血,也更驚心動魄。
2005 年4 月25 日22 時,深圳海關海上緝*快艇中隊在蛇口東頭角海域巡航時,發現兩條小舢板在魚排中間徘徊。一般來說,正常航行的船,不會在魚排中間往來穿梭。而且,東角頭海域位置偏僻,距香港只有幾分鐘的行程,加上正在建設的連線深圳—香港西部的通道大橋,以及周圍的眾多施工船隻、漁排,非常便於隱蔽,因此常有走私船隻出沒。緝私民警頓時覺得這兩條小舢板可疑,為了防止漁船望風而逃,駛往香港,緝私人員從其背後悄悄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