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風暴(下)(第1/2 頁)
“有些人真搞笑,我不過是說了一些實話而已,卻像是刨他們家祖墳一樣,哭爹喊娘,罵天罵地。知情者知道你們在維護偶像,不知情者還以為我侮辱了他們爹媽。說實話,就算我真侮辱他們爹媽,他們也不可能這麼激動。誰都從年輕時代走過來,我理解你們的心情,不過請你們也剋制一下,尊重一下自己,也尊重一下他人。
現在這個時代已經很少有人說實話,其他人不願意說,那麼我就站起來說。也許這些實話會讓人不舒服,然而它們卻是真相。至於真相會不會打破某些幻想,那不是我該考慮的事情。
最後我再強調一遍,我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實話,沒有一句謊言。如果有人質疑,請去法院告我,我願意為我以上每一句話負責!”
時隔三個小時,陳林上傳第二段發言,而這一段發言所引起的轟動比前一次還要強烈。
經過三個小時發酵,越來越多人知道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陳林副教授實名爆料梁冬囂張跋扈,成名後排擠同事等等。這件事情本來就是網路大事件,不管陳林被多少人謾罵,他的名氣跟三個小時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最直觀一點,爆料之前,陳林的關注數不過九萬多,連十萬都不到。三個小時之後,他的關注數已經超過一百萬,正在向著兩百萬快速靠近。近兩百萬人關注,發言自然會更快擴散。
同時,陳林也不再是原本的爆料者,反而變成受害者。就像發言中說的一樣,他不過是說了一些實話,即便實話很難讓人接受,難道就要被人謾罵,就要被人詆譭嗎?
人性都有同情弱者的一面,跟梁冬相比,陳林這個‘弱者’更讓人認可。再加上前面的點評,一個剛正不阿,面對詆譭也不退縮的‘弱者’形象躍然於紙上。
從表面看去,陳林塑造的哪一個形象不被人尊重跟喜歡,他有更多人支援一點都不奇怪。
相反,經過兩次爆料,梁冬在大眾心中的形象多少有些改變。
原本在大眾心中,梁冬是自強不息,溫文爾雅,才華出眾的音樂人,經歷過低谷又重新站起來的勵志傳奇。現在可不同,不少人開始懷疑他的經歷。
一方面是懷疑,一方面是剛正不阿的‘弱者’,大眾會站在那一邊可想而知。更別說在發言中,陳林丟擲了大殺器。
什麼是大殺器?就是最後一句話:他願意為自己說的每句話負法律責任。
這句話看起來官方,給人的感覺卻截然不同。現在是法治時代,不管大眾是否熱愛祖國,也不管大眾對國家的認識如何,在所有人心中,對法律還是有敬畏感。
當有人願意為自己言律負法律責任的時候,大多數人會認為他說的都是真話。說假話要去坐牢,當然要說真話。
實際上呢?然並卵,這句話沒有大眾想象中那麼高大上。
公民有言論自由權,只要不是抹黑造謠,只要不是攻擊國家,最高領導人等等,大眾可以隨便發表評論。甚至造謠也好、抹黑也罷,沒有造成太大影響,造謠者也不會受到懲罰。
陳林在造謠抹黑嗎?他確實在造謠,可是這種造謠並非來自陳林,而是‘小黑魚’。只要‘小黑魚’身份沒有曝光,陳林就是安全的。
他不過是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沒有任何地方觸犯法律。就算有人舉報,有人到法院起訴他,法院基本上不會受理。就演算法院受理,了不起民事解決。
大眾想象中,因為造謠被法院傳票,被抓起來坐牢的事情基本上是胡扯。願意負法律責任看起來權威,實際上一點用處都沒有。
可惜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真相,這句話一出,陳林很輕易用假權威打碎梁冬一直以來保持的形象。除了少數粉絲之外,大部分路人開始站在陳林一邊。
“難怪我一直覺得梁冬很彆扭,好老公、好丈夫,果然一切都是假的,世界上哪有這麼完美的人。明星啊,總是用虛假的人設偽裝自己,不覺得累嗎?”
“雖然不太相信,不過陳林老師願意為言論負法律責任,應該不會說謊話,實在沒想到螢幕上溫文爾雅的梁冬老師私下卻如此不堪!”
“以前我就知道梁冬老師人品不行,我二大爺三女兒男朋友的大哥的同事的同學曾經跟我說過,梁冬脾氣很暴躁,經常發火!”
當然,爆料只是爆料,到現在也沒有放出任何證據,即便改變部分人的看法,依舊有人支援梁冬。
“在沒有真正證據之前,我根本就不相信所謂爆料。劉教授,如果您真有證據就直接放出來,不要跟怨婦一樣,只會在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