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風暴(上)(第1/2 頁)
“現在哪有什麼完美偶像,所謂完美不過是你們看到的完美而已。有些人或許有些才華,卻依舊不能掩蓋性格方面的缺陷。飛揚跋扈,小肚雞腸,鼻孔朝天,誰也看不起。前幾年還好,最多不搭理同事。現在已經開始將學校看成自己家產物,隨時隨地都要使用音樂教室,就算其他老師有預約都沒用。我實在不能想象,為何一位性格如此低劣之人卻受到全民追捧,真正有大奉獻的學、科學家、盡責工作的人卻默默無聞。奉勸那些入戲太深的年輕人,好好學習,多讀書、多看報、少追星,不要陷入某些人設中不可自拔,否則受傷的只會是自己!”
這是陳林發表在微博的一段話,看上去是勸道年輕人不要追星,多少也有些針砭時弊的意。然而,在寫這段話之前卻轉載了‘小黑魚’爆料文章之後,意義則完全不同。
‘小黑魚’跟陳林是一個人,這一點除了少數人之外,大部分人卻不清楚。於是當他轉載文章,並且加了一段話之後,在大眾眼中,他正在為‘小黑魚’爆料作證。
陳林怎麼說也是中央音樂學院副教授,在整個音樂界大小也算是人物,再加上賬號建立比較早,粉絲數雖然無法跟明星相比,卻比‘小黑魚’的影響力多太多。評論一出,頓時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梁冬也徹底陷入人設風暴之中。
說實話,最初‘小黑魚’的爆料並沒有引起太大風波,就算有眾多知名博主轉載也是一樣。首先爆料人沒有名氣,在幾天之前,誰知道‘小黑魚’是誰,大眾對他沒有印象。後來更是被有心人扒出‘小黑魚’是小號,以前沒有任何爆料。
小號突然爆料某位當紅明星,潛意識就被人懷疑。更別說全網眾多知名博主統一支援‘小黑魚’,看起來聲勢浩大,其實怎麼看都不正常,大眾又不是傻瓜,早就過了被人當槍使的年代。
別看討論量不少,大多數還是以玩鬧為主,隨便扯淡而已。真正認真的只有梁冬粉絲以及黑粉,他們在相互反駁、攻擊。
這也是梁冬為什麼對爆料事件不以為意的主要原因,爆料者不被信任,操作模式又看上去很露骨,整個抹黑過程就像是九流公關公司跟大眾開的玩笑一般,普通人壓根不會重視。
然而,陳林的出面卻讓事態徹底複雜起來。
還是那句話,陳林不是‘小黑魚’,即便他們本就是一體,小號跟實名的意義還是截然不同。
果然,當‘小黑魚’爆料之後,大多數人根本不以為意,留言也以逗趣,打鬧為主,就連猜測也很不走心。
前面一位猜主角是歌神,後面一位就猜是天王,還有人腦洞大開,膽子也跟著上漲,將主角說成幾位從老師起步,最終走向主席臺前三位的超級大佬。打打鬧鬧之中,梁冬的名字卻很少有人提及。
現在呢?在陳林評論下方,卻沒有那種打趣心態,氣氛十分嚴肅。
“陳教授說的是那位老師嗎?不可能吧!”
“陳教授從來不說謊話而且性格和善,他都願意站出來爆料,由此可見當事人的性格到底多麼惡劣了!”
“不會吧,我很喜歡梁老師,我喜歡他每一首歌,他真的如此不堪?”
“陳教授跟對方是同事,應該知道對方一些事情,不過我不是當事人,也不知道具體情況,事實如何我不站隊!”
遲疑中,陳林評論的影響力急速擴大,一開始,還只是關注陳林的粉絲在討論,後來,當粉絲與黑粉闖入之後,陳林的賬號直接淪陷。
支持者與黑粉打的不可開交,支持者壓根不相信梁冬性格惡劣,黑粉拿著陳林的評論作為觀點反擊。跟‘小黑魚’事件不同,大多數路人不再站在梁冬一邊,而是徹底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支援,一部分反對,一部分旁觀。
任何宣傳跟爆料事件,從根本上就是為了爭奪路人的支援。無論明星有多少粉絲跟黑粉,他們也只是少數人,只是關注娛樂新聞總數的一部分,大多數人還是吃瓜群眾。所以宣傳也好,抹黑也罷,目標人群並不是粉絲跟黑粉,而是路人。
道理其實很簡單,粉絲不需要宣傳,明星只要有作品,他們就會支援。就算是抹黑對粉絲基本上也是無效,只要明星不腦殘傷害粉絲,粉絲很少會因為明星某個黑料脫粉。
更別說現在的流量明星,各種小鮮肉,粉絲對他們的黑料更不在意,只要明星長得好看就行。想要讓顏粉脫粉只有一個可能,明星長殘,顏值不再,否則他們對明星依舊死心塌地。
別說只是黑料,就算明星吸·毒,濫·交,各種潛規則,甚至殺人,顏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