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裡,某些傳統的司法儀式仍是彰顯司法威權的必要手段。有位法官朋友告訴我,法律的實施就是經過這一系列複雜而莊重的程式化乃至儀式化的運作,才使概念的法律超越世俗,超越一般意義的人格化,凸顯出無可質疑的權威性和神聖性。
莊嚴的儀式需要某些外在的符號來體現,比如服飾和標識。2001年,中國對法官制服和檢察官制服進行了重大改革,取消了肩章、大沿帽等軍事化色彩較濃的裝飾,採用法官袍及佩戴胸徽的西服式制服。據專家稱,這些靜態的司法符號的變遷表明中國司法文化正在逐步與國際接軌,逐步走向成熟的科學與文明。用行話就是:透過儀式體現正義。
再繁複的儀式也無法代替儀式中的人群,儀式畢竟是人制作出來的。
書包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路邊
所有經濟發達的城市都極大吸引著五湖四海的乞討者,他們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和姿態為發達城市增添了最具社會觀賞價值的“行為藝術”群像。
在我居住的深圳某小區的進口,正對著一間很大的香港品牌的超市,居民出入超市的必經之地——馬路邊、樹陰下,常常成為乞討者們青睞的表演場。
新年的一天,我經過那間超市,先在路邊見到一個約莫十六七歲的乞討女孩,她體態玲瓏,身著花衣,雙膝跪地,眼前的水泥地面上用粉筆寫著一片工整漂亮的乞討文,內容是陳述自己父母病重無錢醫治等等。和大多數乞討者不同,她不停地大幅度鞠躬,腦後的兩條馬尾辮隨著鞠躬而甩來甩去,活像一個電動玩具,節奏感把握得非常適度。不遠處的超市門前恰好在放促銷的音樂,乞討女孩的鞠躬彷彿就是配合著音樂的表演,很是吸引路人的眼球。離乞討女孩不到二十米遠的地方,一個雙腿萎縮的男青年也在乞討。他完全是另外一種風度,面如廟裡的和尚,微閉著眼睛,一動不動,只在兩腿前擺放著一個破的搪瓷盆,裡面自然放著幾枚散碎的零錢,表明了在此“打坐”的目的。
往返超市,我差不多用了一個半小時(約一部好萊塢電影的長度),兩個乞討者幾乎沒有一點變化,收入似乎也都沒有增加。男的仍是靜如處子,女的仍是鞠躬如電動兔子。一靜一動,一男一女,兩個乞討者,讓我忽生感慨。表面看他們是為了受人施捨,但他們的舉動卻是一種迷人的修煉儀式。通常意義上的尊嚴概念已不適合他們,對收入的乞求也變成了可多可少的姜太公式的隨遇而安。多給幾個硬幣、少給幾個甚至不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出現在這“人生的舞臺”,給不給錢都是一種承認,只要你向他們投以目光。他們以自己的“行為藝術”超越了常人的道德巢|穴,讓整個世界成為冷漠的薄情者。他們以乞討者的身份證明了世界的不公,並無聲呼喚著公平和愛心。他們與世界的關係,由此放射出一種既劍拔弩張又心平氣和的光。他們個人的工作性質也從不勞而獲的索取潛移默化成理直氣壯的要賬。一句話,他們以自己特有的儀式,讓所有的過路人成了虧心的欠債者。
在我的記者生涯中,曾有采訪丐幫的經歷。在那個龐大而等級森嚴的王國裡,除了極少數一時窘迫而為之的乞討者,多數都是年富力強的職業乞丐。他們把乞討作為一種謀生手段,就像官員、醫生、記者、作家的職業一樣,乞討就是他們自己選擇並喜愛的職業。其中的職業技術指標和心理承受力並不比上述職業更低。
人說,貧窮是一種生活方式。我想進一步說,展示和享受貧窮(比如乞討)也是一種生活必須的儀式。在他們眼裡,那儀式的莊嚴和莊重都在自己的心中。
書包 網 87book。com 想看書來書包網
誘惑
蘋果是關於禁忌的經典符號,它的圓潤、光鮮、脆甜已成為某種誘惑的意象。當所有的水果都漸漸呈現繁複多義時,蘋果卻仍然被不厭其煩地作為非分之想的隱喻,在書本的解讀裡、在繽紛的影像中。
二十多年前,我站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的書店櫃檯邊,第一次看到荷馬史詩。掠過那些拗口的人名,我記住了關於“不合的金蘋果”的故事。阿喀琉斯的父親和海洋女神舉行婚禮,在極度的幸福和忙亂中,他們忘記了邀請最不該忘記的人—糾紛女神厄里斯。於是心胸狹隘的厄里斯就在那新婚的喜宴上,拋下了一枚“不合的金蘋果”,上面寫著“獻給最美的女人”。在座的復仇女神、智慧女神和愛情女神都認為自己是天下最美,竟像潑婦一樣爭搶這枚金蘋果。眾說紛紜之下,她們請求宙斯評判,宙斯不耐煩地把她們推給了英俊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