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4 頁)
在打量著她。
“不知道媽**名諱……”
“三小姐只叫我趙安家的就行了。”
“原來是趙媽媽。”
雖是趙媽媽連道不敢,陳瀾卻仍然是這般稱呼。一路回錦繡閣的途中,她便只和趙媽媽說些今日在王府遇著張惠心的一些情形,見對方聽得十分仔細,她就知道自己的這一舉動是做對了。單憑韓國公府和宜興郡主的名頭,看那會兒在水夢閣眾多人奉承的樣子就該明白,不論張惠心的脾氣如何,怎麼也不會缺了玩伴。可她卻似乎沒什麼特別親近的人,若說不是宜興郡主的安排教導,那實在是找不出別的可能了。
到了錦繡閣正房,陳瀾便請了趙媽媽到東次間的暖炕上坐了,讓人送上茶來,又示意紅螺和沁芳把其他人都帶下去。見沒了外人,她這才斂去了那淡淡的笑容,下了炕便誠懇地對趙媽媽施了一禮說:“媽媽專程過來,可是郡主有什麼話提點?”
自打陳家那幾位小姐進了正廳開始,趙媽媽便一直審視著陳瀾,見其舉止落落大方,一路上言談亦是中肯,沒有刻意的討好,也沒有拙劣的自矜,此時更是直截了當地請教,她心想小姐真是交對了人,又慌忙把陳瀾扶了起來。
“三小姐言重了,郡主只是讓我捎帶幾句話,可不敢說什麼提點。”趙媽媽是宜興郡主心腹,張惠心向母親稟告事情始末的時候,她也始終在一邊。因而自是清楚此事關節所在,略一思忖便原話原說道,“郡主說,今天的事情她已經知道了,事關重大,既然那位楊指揮請你們不要聲張,又確實沒有旁人看見,那三小姐不妨便藏在心裡,不用對人說,哪怕太夫人也是一樣。她已經去了宮中,萬事自有她先擋著,若是有什麼礙難,也會讓人來知會三小姐一聲。另外,不管怎麼樣,那會兒都是多虧三小姐阻了那刺客,這份恩情她一定會報的。”
陳瀾一邊聽一邊想,心中對那位宜興郡主的性情越發有了底,倒是有些不好意思:“那會兒其實我也是六神無主,只是手邊正好有東西,所以聊盡人事,說什麼恩情就太折煞我了。”
“那種危急關頭,能想著自救已經是第一等的反應了,更何況三小姐還能記著拉上兩個人?周王外人看著呆傻,卻是皇上很喜歡的皇子,若真的有什麼閃失,一時便是京中大亂。”趙媽媽心有餘悸地搖了搖頭,見陳瀾吃了一驚,她便笑道,“三小姐也不用緊張,如今也沒那麼多疑難。此次無事,就是宮中賢妃娘娘也會松一口大氣。只不過,宮中興許會有旨意,你心裡有個預備就好。”
PS:六十票加更送上……話說,明天后天出去泡溫泉,所以這兩天只有保底的三千字更新,粉紅票的加更等俺回來會盡力補上。過了雙倍,俺應該能歇一歇了,最近碼字碼的幾乎快瘋了
第一卷 京華侯門 第四十八章 旨意(上)
第四十八章 旨意(上)
張惠心讓趙媽媽送來的匣子裡零零碎碎什麼都有。杭州的絲綢帕子,無錫的泥人,蘇州的小紙傘、金山寺的佛珠……總而言之,當陳瀾笑著在朱氏面前把這一樣樣的東西在炕桌上擺開的時候,原本臉上有些陰霾的朱氏也不禁露出了笑意。
“這孩子,都多大了還是小時候的性情。罷了,今天既是她絆住了你,錯過了詩會也是沒法子的事。這些東西是她送給你的,你就收好了,也是一片情分。”朱氏見陳瀾把那撞在檀木盒子中的佛珠雙手呈上,她便搖搖頭說,“我這一串佛珠也用了好些年了,用不著換,既是金山寺的僧人有些靈驗,你就自己留著。至於她的生辰,到時候備上一份禮你親自送去就是,畢竟,宜興郡主素來不好相處,也不好再捎帶別人。”
宜興郡主不好相處?
陳瀾心中暗自稱奇,隨即便明白這多半是姑姑韓國公夫人曾經在朱氏面前抱怨過的,此時朱氏不經意地流露了出來。陪著朱氏說了一會話。見其面露倦色,她忖度今日該說的情形也都說了,不該說的也沒有露出半點由頭,便知機地告退了出去。
眼見那簾子輕輕落下,朱氏歪在炕上閉目養神了片刻,隨即就命人去看看鄭媽媽在哪裡。大約一盞茶功夫,鄭媽媽就進了屋子來,見別無旁人,就在朱氏面前站住了。
“老太太找我?”
“二丫頭是怎麼跑出去的,眼下應該查清楚了?”
“查清楚了。”鄭媽媽彎下了腰,低聲說道,“是守後門的唐婆子貪圖二房的賞錢,再加上二夫人抓著她以前的幾樁短處,她不敢違逆,所以就給安排了車馬。至於一路上的人,也是被二夫人先頭那突然發病給吸引了注意,沒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