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4 頁)
“汗瑪嬤素來疼愛汗阿瑪,對顧氏也很捨得賞賜。只是這貝勒夫人……顧氏追封了貝勒夫人,莫非要給她丈夫追封貝勒嗎?”
賈源當年的立場可不怎麼樣,也就是顧嬤嬤委實忠心,不然賈史氏想當那十幾年不尷不尬沒上崗執照的所謂國公夫人都不容易呢!
老太后很多事情都不曉得,但賈源這事,因著鰲拜那會子的動靜委實不小,老太后多少也知道一些,因此一聽說要給那傢伙追封就皺眉:
“皇帝可不喜歡。”
太子點頭,又安慰她:“汗瑪嬤別急,我們慢慢想。”
老太后嘆了口氣:“那老賈真是的,你說他都折騰些什麼啊?將自己折騰得忒短命不說,連累得顧氏如今連個貝勒夫人也不好追封了。”
連著抱怨了幾句,忽然一拍手:
“沒事,貝勒夫人不能封,和碩公主總行了吧?和碩公主可不一定非得有個和碩額駙的。”
她自覺想到個好主意,頗為期待地看著太子,太子嘴角微不可查一抽,皇長子低頭輕咳一聲,算是掩飾了一下自己的幸災樂禍:
讓你提議找汗瑪嬤降旨,汗阿瑪沒討好著,先讓老太太鬧頭疼了吧?
太子不意外這個庶長兄幸災樂禍,胤禔就沒願他好的時候!不過之前還挺給力的胤祺居然也傻乎乎地覺得是個好主意神馬的,太子就不由有些頭疼了:
“哪兒來的漢軍旗的和碩公主啊……”
最終還是四阿哥胤禛站了出來:
“汗阿瑪之前給的公夫人也算是臣下尊榮之至了,再說顧嬤嬤已經沒了,又沒得命婦誥命可傳兒孫的,不如命賜她超出公夫人的喪儀,命內務府幫著籌辦,以示哀榮。”
老太后正沒主意呢,看胤禛這主意一出,其他孫兒都沒有反對,那自然是連聲贊“好”,只不過:“要給什麼位分?還是和碩公主?”
太子忙笑:“那也太過了。不如,嗯,和碩格格吧,到底是咱們頒金格格的曾外祖母。”
胤禛聽了前頭半句本要勸諫“也還是太過了”,待得聽說後半句,想到那個雖未蒙面,但傳說極白胖可愛的小妹妹,才跟著點頭:
“如此雖逾矩了些,卻也情有可原,太子哥哥想的周到。”
——太子想的,還有更周到的。
反正汗阿瑪汗瑪嬤都不喜歡賈源,顧嬤嬤聽說和丈夫感情也淡得很,太子索性又央老太后:
“汗阿瑪的嬤嬤雖然不少,顧氏格外不同些,不如汗瑪嬤給她個恩典,許她葬在汗阿瑪日後萬年清安之地附近?左右這事兒也是有先例的,”
老太后與先皇的感情極淡,再怎麼女兒心,面對一個總琢磨著如何廢掉自己的丈夫,也委實親熱不起來。是以連帶著對先皇的嬤嬤,也都不怎麼喜歡,雖然那個能葬到皇陵附近的嬤嬤,確實也不算太討厭,但……
“顧氏如何是前頭那些人能比的?我看乾脆葬到裡頭去,反正皇帝早先也說了,他就是萬年之後,身邊也會給顧問行留個位置的——我聽說顧問行和顧氏關係不錯?正好讓他們倆日後也還是一道兒服侍主子。”
太子對這個倒不反對:“汗瑪嬤做主就好,汗阿瑪肯定願意的。”
於是如此這般,待得第二天,賈家就接到追諡老太太為“貞敬佑聖夫人”的聖旨一份,內務府依照太后“喪儀同和碩格格例”的人馬若干,還有特許顧氏貞敬佑聖夫人隨葬皇陵的懿旨一份。
如此厚待,幾乎可算是榮寵無雙了。
賈代善感激得只恨不得為皇帝太后肝腦塗地,在聽說了是太子帶著諸阿哥去寧壽宮討來的,對老太太身前一再叮囑的“忠於主子爺,忠於小主子”十字真言,越發只差沒紋到身上去。
賈史氏原也覺得與有榮焉,可惜,很快的,就知道什麼叫真。苦逼了。
貞敬佑聖夫人喪事第三天,在賈史氏第一百一十一次“狀似無意”地對著來祭拜婆母的貴婦們抱怨長子一家各種不孝時,一句“老太太因著瑚哥兒沒了,如今老大兩口子倒好,連讓他來給老太太守一夜都不捨得,直接送到老大媳婦孃家避著去了”才說完,下一句還沒蹦出來的時候,太后懿旨到了!
這一回是皇帝討的懿旨,十分體貼:
“……史氏侍婆母至孝,又素性柔弱,竟因悲痛過度紊亂心神。哀家聞說多有胡話亂行,一則不忍貞敬佑聖夫人葬儀凌亂,二則不忍其愛重子孫因胡言損傷名聲,特憐惜史氏,許其在家廟抄經,如此為婆母盡孝足矣,喪儀並日後家事,盡委交貞敬佑聖夫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