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第3/4 頁)
得太快,有時一天能換好幾次錢種,老百姓上趕著換錢都跟不上趟兒,這生意也就越做離家門口越近,都不肯上遠處來了。”
“這好辦,”吳漢笑道:“本帥也是老百姓出身,大凡老百姓做買賣,要的無非是‘互通有無’這四個字,錢不錢的倒在其次,你這就弄個告示張掛出去,今後潼關關市,不論老百姓使什麼錢都照收不誤,每天收市再由關吏統一收兌,老百姓樂意換錢就換錢,否則,換糧食還是布帛都隨便。”
“著啊,卑職怎麼想不到!”章平一拍大腿:“咱想想……還得每天弄出個兌換的牌價才公平,對,換錢隨便換,換糧食布帛,那還得多少付點兒貼水。”
“對麼,這樣一來商賈流通,關稅增加,養九百個弟兄綽綽有餘,還有,你待會兒叫些弟兄,把這帥府給拆了,磚石木料拿去給弟兄們修營房。”
“大帥,這……”
“這什麼!”吳漢正色道:“這地兒你章平待著憋悶,我吳漢待著就不憋悶?”
夜深了。
吳漢一家站在關樓上,眺望著帥府方向照如白晝的燈球火把:聽到拆帥府修營房的號令,弟兄們群情振奮,已迫不及待地動手大幹起來。
吳漢歉然地捏一捏玉樓手背,想說點什麼,卻感到老孃投向自己脊背的冷冷的目光,只得尷尬地一笑。
玉樓也笑了:她覺得,這會兒的丈夫,比平常還要帥,還要可愛。
“去,娘年紀大了,給加件衣裳。”
“真是鼠目寸光,沒家教,娘冷麼?”吳老太太聽見媳婦的小聲嘀咕,很不滿意地哼了一聲,旋即忍不住連打了幾個噴嚏:“兒啊,你能撫士卒、愛百姓,娘心裡頭暖著呢!”
是啊,好像這還是頭一回,娘和媳婦都滿意一件事吧?
不過住處總是要解決的。城西有座荒廢已久的古廟,是祀奉老子的,裡外三進,收拾一下應該能住。
“聽說這個廟原本修在函谷關,是紀念老子出關化胡的,後來函谷關廢了,關尹遷來這潼關,便把這廟也遷了來,如今已慌了百來年了。”
三重院落陳舊儉樸,但好歹不破不漏。神像、器物早已蕩然無存,只第二重房舍的粉壁,題了兩個斗大的蝌蚪文字。
“玉樓認得呢,這兩個字是‘道德’。”
玉樓拍手道,她爹爹王莽最好古董,所以她也跟著學會不少古怪文字。
“不過是寫出來的道德,哪裡便是真有道德了?”吳老太太沉著臉:“這間屋讓給你們,娘住最裡面一進好了!”
吳漢和玉樓都無異議。那第一進,就用來辦公吧。
“哥,給這房子起個名吧。”
成親這麼久,玉樓還是習慣叫吳漢‘哥’。
吳漢略一思忖:
“老子寫過《道德經》,就管這裡叫‘經堂’吧。”
“經堂,好好聽的名字!”
玉樓拍手叫道。吳老太太眼睛一橫:
“是六經的經,可不是什麼道德經的經,道德經能算經麼?”
註釋:
1、始建國是王莽的第一個年號,始建國元年是公元9年。
………【(十八)】………
經堂,最裡一進,吳老太太的內室。23Us.com
“東海呂母起義,大破長安城裡那人的黨羽爪牙,可是真的?”
半年多光景,吳老太太的身體似乎大不如前,背更駝,面板更松,連原本所剩無幾的牙齒也又掉了幾顆,可她渾濁的老眼中,卻迸發出熾熱的光焰。
“是真的,呂母兒子被官府害死,她一個老太太孤身起兵,官府奈何不得,這件事已經傳遍天下了。”
潼關是訊息往來的必經之地,吳漢的耳目自然比老孃靈敏得多。他不但知道顢頇的官府奈何不了呂母一夥人,而且知道為什麼。
“皇帝什麼都要管,發兵五人以上都要請示審批,等東海的郡尹拿到發兵批文,早過了兩個多月,呂母逃得連影子都不見了,這朝廷,唉。”
但他也清楚,只知道報仇的呂母不可能成大事,甚至沒有任何證據顯示他們現在還在造反,畢竟,他們的目的很簡單,而且已經達到了。當然,這些不能跟娘說。
他不說,娘還是會滔滔不絕地說下去的:
“你這不肖子,娘自小怎麼教導你的?要反莽興漢,反莽興漢,你不也答應一旦兵權在握就大起義兵?可你倒好,不但自個兒不起義,漢軍兩次打潼關,你為什麼把他們都給打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