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第2/4 頁)
咱只要跟他比狠,把他那點兒死黨耗完他也就沒幾天蹦達了;可這裡的長毛太鬼,會裝孬,會避炮,還能跟洋鬼子整洋槍大陣,不好弄,不好弄呢!”
“嗯,那我來問你,你瞅瞅這架勢,咱還得咋整才能打贏?”
“洋槍洋炮唄!”程學啟毫不猶豫地嚷道:“眼麼前這洋槍洋炮都在那幫綠頭蒼蠅手裡,聽調不聽宣,終究不如自己個兒用得勁麼,咱淮軍眼下毛兩萬人馬,洋槍才四百多杆,開花炮一門也沒有,傢伙什兒比長毛都孬,這仗怎麼打?”
“這個我也想到了,”李鴻章點點頭:“我已設法拆借海關關銀,託人買了一批洋槍,英吉利國何伯提督(3)又饋贈了四百杆,你明兒個差人去總糧臺(4),拿我的條子,支五百杆練著。”
程學啟喜極躍起,險些帶翻了茶盞,李鴻章笑著揮手,讓他重新坐下:
“方忠啊,光有洋槍還不管,得用得熟、用得巧,才派得上用場,要不然這洋槍沒刃沒枝兒,怕還沒扎槍好使呢,你啊,得想轍兒跟那些洋人套套近乎,多學他們幾手絕活。”
“跟他們?屁!”
程學啟環眼一瞪,扯著嗓門嚷起來,李鴻章臉一板:
“不跟他們跟哪個?你道本撫臺知不道,天馬山那一仗你到底怎麼贏下來的?”
一句話噎得程學啟張口結舌,半晌才低頭嘟囔道:
“老程總是聽大帥您的好了。”
“這才管麼,”李鴻章微笑著,神色重又變得和緩親切:“咱官兵比長毛強在哪兒?就強在兩樣,一是咱們跟洋人處得好,要槍有槍,要炮有炮;二是讀書人學問人跟咱們一條心,要謀略有謀略,要計策有計策,長毛再猖狂,就憑這兩樣,咱們贏也就是遲早的事兒。”
“不對啊大帥,”程學啟忽然想起天馬山揀到那錦囊:看來讀書人也並非都跟朝廷一條心的,他伸手去摸,卻摸了個空,想來是隨手扔在自己帳房不知什麼角落裡了。
“怎麼不對啊方忠?”
李鴻章略有些詫異。程學啟憨笑了一下,沒再接茬,他知道李鴻章的秉性,拿不出錦囊,還是什麼都別說來得牢靠。
註釋:
1、清代巡撫例兼兵部右侍郎,侍郎俗稱中丞,故當時習慣尊稱巡撫為“中丞”;
2、夥勇:湘軍、淮軍裡承擔後勤、雜役的非戰鬥兵,待遇低於正勇,正勇減員後往往優先從夥勇裡遞補;
3、詹姆斯。何伯,時任英海軍駐中國艦隊司令;
4、糧臺,清代軍制,大軍出征,隨設糧臺承擔後勤供應保障任務,糧臺約相當於現代的兵站或後勤部。
………【(四十)】………
黃畹,不,王韜在還是王利賓的時候,並非特別喜歡上海這個地方,在他看來,這座暴發戶般膨脹的新都市雖然被洋人稱作“冒險家的樂園”,但對他這個中國士子而言卻沒多少可留戀的,畢竟,想出人頭地就得遭際公卿,可這座縣城裡最大的官不過是四品蘇松太道,讓人提不起胃口,給洋人當買辦,一來不合他口味,二來怕要被人當“漢奸”戳脊梁骨的,不划算。23Us.com
可這次來,他的感覺完全變了,這當然不僅僅因為和妻子久別重逢,而更多地出於對這座城市巨大變化的震驚。
如今的上海雖仍是個小小縣城,卻聚集了正二品的巡撫、從一品的提督等一大批有頭有臉有頂子的文武大員,而且也不似前幾年那般官樣做派,見到布衣清客,不管樂意不樂意,總會多少擠出幾分笑臉來。大敵當前,用人就是保命保身家,再笨的人,也不會不明白這個理兒的。
洋人也變了,不再只是傳教士、買辦、大班,而赫然多出許多諸如“欽差大臣”、“提督軍務”的堂皇頭銜,幫他們幹活的華人也不再被城裡人呼作“二鬼子”,人們看他們的目光也少了些敵意,多了些豔羨甚至嫉妒,本來麼,要不是這些洋人,上海城早歸了洪秀全的江山一統,逃難的人說長毛殺人放火,吃人心喝人血,洋人再壞,不過搶些東西,糟蹋幾個好女子,總比讓長毛進來連鍋端好些罷?
“如今這上海城已是龍虎風雲際會之地,只要下番功夫,何患壯志不酬!”
灌了幾碗久違的黃湯,王韜扶著娘子林氏的胳膊,漲紅著臉,翻來覆去地絮叨著。
此間樂,不思去,雖然物價騰昂,居大不易,但王韜躊躇滿志,打算在這裡盤桓下去,他相信憑自己的身手,平步青雲,布衣卿相,也不是什麼鏡花水月的空想。
不過容閎顯然有別的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