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第3/4 頁)
人不揭短,孟喬芳這是擺明了揭姜瓖的傷疤。姜瓖自然怒火中燒,自辯道:“當時我軍是追擊闖逆陳永福部,抓捕逃民,哪裡知道明軍竟然不識好歹地暗中埋伏?何況當時我軍不過五百騎,明軍卻足足有三五千人,就算放在西煙也守不住!”
“三五千?姜帥如何得知啊?”孟喬芳並不相信,只覺得這是姜瓖故意誇大明軍兵力,為自己的慘敗找藉口。據他所知,整個真定方向的明軍也不超過五千,難道都放在盂縣打伏擊?更何況大南溝這名字一聽就知道是個典型的山溝,真放三五千人明軍自己就動彈不得了。
“有紅夷炮十餘尊,還沒三五千人麼!”姜瓖是從火炮數量推匯出來的,雖然不準,但從常識上說來並不能算錯。
明軍的火炮比清軍多得多,但算上運炮、放炮的兵力,再加上運送火藥和炮彈的輔兵,絕不可能平均到兩百人一門炮。
“那這支人馬去了哪裡?為何不佔據西煙?”孟喬芳追問道。
“肯定是去了潞安府。”姜瓖道:“自然也就沒有餘力佔據西煙了,剩下的兵力都在大南溝、小南溝設防。”
孟喬芳輕輕拉了拉鬍鬚,也覺得姜瓖說得有道理。從戰術層面看,西煙的確十分重要。但將眼光放到整個秦、晉、豫三省,上黨故郡顯然更有價值。如果真是隻有數千兵力,守住盂縣而攻略上黨,的確是明智之舉。
“這支明軍倒也是個麻煩。”孟喬芳眉頭緊蹙,覺得自己在京中時還是太過輕敵了。
“有甚麻煩的,”姜瓖不以為然,“他們打下潞安府肯定是要去河南,山西這邊明軍斷然不敢跟我大清硬拼。”
“這卻不然……”孟喬芳剛要拿石廷柱和巴哈納的教訓來教育姜瓖,突然看到軍帳外人影晃動,登時暴聲喝道:“帳外何人!私探軍機者斬!”
外面當即衝進來一個甲士,原來是孟喬芳的戈什哈。
那戈什哈跪地稟道:“報主子,我軍在李虎坪所設的糧倉被明軍焚燬了!”
孟喬芳猛然站起:“胡說!糧倉重鎮,豈是輕易為人焚燬的!”
那戈什哈身子微微一縮,連忙道:“主子,前日晚間,的確有明軍潛入糧倉,五千石軍糧付之一炬……他們還留了字號……”(未完待續。。)
ps: 求月票,求推薦票~~~謝謝訂閱和打賞,嘿嘿,您的慷慨解囊對小湯有著極大的意義!
三一零 神君一來疫鬼卻(五)
馬蹄踏過乾燥的官道,揚起一人多高的飛塵。
三個騎士帶著九匹馬呈品字形賓士在官道上。
打頭那人身穿鐵甲,打的是鑲紅旗旗幟。後面兩人也是全身甲冑,持的卻是綠旗。
在大軍雲集的晉地,遍地都是轉運糧草輜重的包衣、民夫。他們對於這種明顯是塘馬裝扮的小隊不曾有絲毫見疑,只聽到馬蹄聲響、旗幟飄搖,便側身道旁,讓他們先走。
“我就說這招能行吧。”左守義壓下馬頭,讓三騎並列,對身邊兩人道。
兩人都沒有理他,倒讓他頗有些無趣。
左守義自嘲一笑,指著前面的驛旗:“再前頭就是範莊,咱們吃飽些,過了峪兒口就沒人追得上咱們了。”
兩人仍舊鐵板著臉沒有說話,不過也沒反對左守義的意見。
左守義鞭馬上前,直跑到驛站門口方才勒住馬,縱身一躍穩穩落地,顯露出一手精湛的騎術來。驛丞早就等在了門口,從頭髮上看是個還沒有剃髮的漢人,此時也只是一臉麻木地看著這個韃子。
左守義大步流星進了驛站,只是一掃,已經將裡面每個人都收入眼中,暗自鬆了口氣:沒有滿洲真夷。
如今山西這邊應該還是隻有兩千左右的鑲紅旗真夷,要分駐大同和太原,肯定不可能隨便就碰上幾個,否則那也太倒黴了。
左守義站定,氣勢恢宏地用蒙古話喊了一聲。
所有人都抬起頭看著他,不知道他在喊什麼。
身後施心笙和李二三也跟了上來,大聲道:“大爺說,拿酒肉來!”
左守義大馬金刀地在居中的桌子上坐下,摘下頭上的頭盔。露出一頭小辮子,眾人方才釋疑——原來這是個蒙古韃子。
左光先曾在任固原總兵,左守義也是在那兒學了些蒙古話。北元潰逃塞外之後,蒙古各部仍舊以部落形式過著遊牧生活,口音相差懸殊,就算發音不正也不至於立刻被人揭穿。何況這裡還沒有真正的蒙古人。
之所以不冒充滿洲真夷。一則是語言不通,二則是剃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