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金鱗開 > 第63部分

第63部分(第3/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網遊:我覺醒了兩個隱藏職業網遊炎黃:化身千萬影視評論網遊之我專精保命技能王者:我神級實力,一秀五!戰錘40k灰燼編年史從傳奇開始證道成神NBA:投籃四萬年紅樓之林家有嫡子闖關遊戲,詞條太強了攻略一時爽,死遁回來洗白小黑屋天選搭檔,談戀愛不耽誤搞事業十日終焉凡塵領域穿書:炮灰他要頂不住了凰臨天下:重生之謀權為後成為黑暗四天王致力於幹掉四聖獸武俠網遊:比武穆念慈,黃蓉急了是勇者就上1000層網遊:禍亂江湖王者:月光啊,閃爆他們!

目不忘。更何況是自己寫的東西,當下朗郎應對。沒有半點疙瘩。

朱慈烺考校了記憶功夫,旋即闔上黃冊,又問道:“如今州縣逃籍之人日多,身為縣官,該如何現管?”

張詩奇心中一喜,這是在看他的施政方針了。

自從獨尊儒術之後。華夏曆代親民官都沒有受過嚴格的政治教育,卻又像是一個師傅教出來的徒弟。總的來說便是講究一個“綱常大義”。在這綱常大義之下,法理不過人情,只要本人人品還過得去,施政上便基本在合理範圍內。不會導致民怨叢生。

到了國朝,太祖高皇帝深知官吏害民之疾,所以對擾民的縣官加重處罰,同時又規定了縣官下鄉的條件和次數,形成定製。這也是後來一直遵循的“皇權不下鄉”制度,而且在明人看來是國朝優於趙宋的善政。

總體而言,國朝官員只要不做事,就已經是做了好事。

張詩奇心中過了一遍自己讀的儒家大義,又回到了太子殿下的問題上來。既然殿下重點說了“身為現管的縣官”,那麼無為而治,休養生息的那套答案恐怕不會盡如上意。他輕咳兩聲,決定放手一搏。

“殿下,”張詩奇道,“屬下以為:縣官為一地父母,管不如疏。逃籍之人在於無所依,若是一味堵截只會逼其為盜為賊。若縣官能梳理田畝,開荒墾植,以安頓田農;興修水利,平整官道,以代賑流氓。不以父母自尊,而民自以父母愛之,這方是為官百里之道。”

朱慈烺點了點頭,道:“你古文如何?”

明人以八股制藝為時文,以漢唐文章為古文。要想當官,首先得透過制藝獲取進士舉人的資格。當官之後,卻要將精力放在古文上,否則見識太窄,辭藻匱乏,寫出來的東西沒有韻味,旁人的用典不能明白,這都是會被恥笑的事。

張詩奇年紀一大把考不中進士,足以證明他的時文平平。朱慈烺只問古文,已經是給了他揚長避短的機會。

“屬下耗心古文,故而時文難以長進。”張詩奇當即道。

朱慈烺點了點頭:“古文如史重質。先生讀古文,猶好誰家文章?”

“屬下嘗學韓文公作文。”張詩奇道。

韓文公便是指“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也是被後人視作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文風對宋人影響頗深,為一代文宗的歐陽修所推崇。

在嘉靖年間,文壇上正是前後七子交替之際,期間以王慎中、唐順之、茅坤、歸有光為代表的唐宋派,力抗古文派的“文必秦漢、詩則盛唐”之旨,提倡學韓柳歐陽, 要求“文以載道、文道合一”。

這對於後人而言是古代史,對於朱慈烺而言卻是古代史與當代史相融合的時事。他作文無須學制藝八股,主要便是學的古文。對比了仿古、抄襲的古文派,他最終還是更偏好取法唐宋的唐宋派文風。

聽張詩奇說偏好韓愈,朱慈烺也興起了知音的感覺,只是為了栽培這個有志於縣官的老先生,故意道:“做文豪當學韓昌黎,要做官卻要讀柳河東。百代文章,我獨愛柳宗元之《送薛存義序》,每每讀之常有振聾發聵、耳目一新之嘆。”

張詩奇記性之好,斷然不會背不出這麼一篇千古佳作,已經知道了太子殿下的言下之意。(未完待續。。)

一二八 英雄乘時務割據(二)

《送薛存義序》是典型的文以載道。柳宗元以贈序文的形式發表了自己對“官”“民”關係的看法。華夏自古有天下為公的思想,然而確鑿地提出當“官為民役”,柳河東卻是第一人。

柳宗元在《送寧國範明府詩序》中已經提出了這個觀點,在《送薛存義序》中更加以闡述。視百姓繳納田稅為僱傭官員為其主持公道,將二者比作僱傭關係,從而推出庸官、貪官皆如同受僱工人偷懶、偷盜的結論。可以說,柳宗元的政治思想裡已經不將皇帝放在最高位上了,而是傳承了“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的孟子體系。

國朝對於孟子的這一套理論防範之深,猶視之為洪水猛獸。太祖皇帝一度罵孟子乃無君無父之人,甚至刪改《孟子》一書。然而高皇帝終究做不到滿清皇帝那般乾淨利落,他手下的儒臣也還有著脊樑。孟子的民本思想非但沒有因此而禁錮消失,反倒以鬧劇醜聞為載體,流傳下來。

大明的思想界,在經歷了心學對理學的衝擊之後,民本思想更是大行其道。江南地方甚至有人公然在街上議論:這世上原本就不需要皇帝和官員,人民完全可以自己管好自己,為自己做主。

朱慈烺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小文正傳篇外兩篇丹青朝群星,我的歸宿玻璃方糖大明官妻年少不怕輕狂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