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部分(第2/4 頁)
士兵的撫卹都是整個天下最好的。這麼優厚的待遇難道他們都還會有貳心嗎?”劉厚聽到司馬懿的話有點生氣了。
司馬懿聽到小皇帝發怒,也不再賣關子,連忙解釋道:“非也非也,微臣指的不是收現役士兵的心。陛下乃不世出的聖天子,對士兵已經是好得沒話說了。現在全軍上下哪裡還有人不對陛下死心塌地的。
微臣指的是那些降卒和百姓中的壯丁。陛下現在佔領的地盤越來越大,以後必然也會更大。到那個時候,就需要更多計程車卒為陛下守禦天下。如此一來,必然需要增加士兵的數量。而且是大大的增加,甚至需要比現在的部隊增加幾倍數量才足夠使用。
那麼到時候兵員的來源就會成為問題。現在我們不斷獲得魏、吳兩國的降卒,這些人都是青壯年人,也受過一定的軍事訓練,是理想的兵源來源。還有一個來源就是百姓中的壯丁,以後肯定需要從民間遴選青壯充實到部隊中,尤其是等到那些降卒被消化完後,他們就是唯一的選擇了。”
劉厚一直走精兵路線,所以hong軍的規模人數一向不多。hong軍人數雖然不多,但是戰鬥力驚人,幾萬人的部隊正面擊潰幾十萬老式軍隊不在話下。可是和敵人野戰與駐守各地性質不一樣,有時候並不完全只講攻擊力,有時候還就是要講人多還是人少。
當蜀漢的國土面積大了幾倍後,hong軍人數少的缺點就暴露出來了。蜀軍每佔領一個地方,就要分兵駐守,雖然那些恢復了和平的地方,只需放極少量計程車兵駐守足以,但是也不能太少啊,人數太少可鎮不住那些宵小之輩。
所以,雖然每個地方只要派駐很少量的人手駐守,但是架不住地方多,現在蜀軍一路上高歌猛進,佔領的地盤呈數量級增長,這樣一來,人數本身就少的hong軍很快就會被分完。
司馬懿見皇帝不高興,先給他送上一記馬屁,然後又開始分析起來。劉厚皺了皺眉頭,顯然沒有在意他的馬屁,道:“那又如何?”
“然而無論降卒或者是民間的青壯,都有一個問題,他們未必肯舍家棄業的出來當兵。畢竟當兵打仗就要面對死亡,那些有家有口的青壯多數是家裡的頂樑柱,他們自己心裡也有顧慮,擔心自己一旦出事,這個家就垮了。
微臣的建議就是要徹底消除他們的後顧之憂。微臣算過,有一百畝免稅賦的土地,足夠養活一大家子人了。這樣一來,就算他們真的犧牲,也不用擔心身後事。沒有了顧慮計程車兵,在為陛下拋頭顱灑熱血時,將會毫不猶疑。”司馬懿道。
劉厚知道,司馬懿說的話有點言過其實了,他一向認為,許之以厚利固然需要,但是武裝士兵的思想更重要。所以他早就組建了參軍組織,而且經過這段時間的發展,現在一直到了連隊都有參軍。這些參軍擅長於做思想教育工作,負責對士兵們灌輸保家衛國和忠君愛國的思想。
光是以利益誘之,很可能培養出來一些見利忘義的白眼狼,而頭腦武裝了大義計程車兵才是真正不怕死的壯士。不過司馬懿也沒說錯,如果有足夠的撫卹,使得士兵沒有後顧之憂,那麼百姓和降卒肯定更願意投軍,而且這對現役的這些士兵也是一種激勵。
第二百七十九章 司馬懿的第二策
雖然劉厚覺得司馬懿的理由未必對,但是,他提出提高撫卹標準的做法還是有必要的,劉厚一向不吝提高士兵的待遇,如果不是現在還在創業階段,財政還不富裕,他恨不得再給士兵們提高一倍的餉銀。
“給士兵增加撫卹是好事,可是就怕財政上吃不消,畢竟現在到處在用兵,朝廷的開銷很大。”劉厚向司馬懿問道。
“陛下,這也是微臣提議賞以土地而不是直接賜予金銀的原因。現在我們佔領了魏、吳大量的土地,這些土地多有丟荒的,正好用來賞賜給犧牲士兵的家人作為撫卹用。這其實一點也不會增加朝廷的財政負擔。
畢竟這些荒地一時也找不到人來耕種,不過是白白丟荒在那裡而已。而犧牲士兵的家人得到土地可是比得到金銀更實惠的東西。金銀很快就會用完,土地則會源源不絕地有產出,這就可以保證他們一生吃穿用度不愁。”司馬懿解釋道。
劉厚一想也是,現在可不是後世地少人多的時候,現在是地多人少,非常缺乏勞動力,荒地到處都是。所以,自己就算手中攥著大把土地也沒有用,只是白白浪費而已,如果找不到人來耕種,那這些荒地還是荒地,不可能有任何產出。
還不如將這些荒地送給烈屬們做撫卹,反正地是搶回來的,現在不過是慷他人之概而已,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