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2/4 頁)
去的數騎行禮。那些人身著火紅的戰袍繡著猛虎標誌,正是季漢的精銳虎步營的將士。
“什麼時候能加入虎步營就好了。”城門兵望著那遠去的彪悍的身影,羨慕的想著。不過,虎步營那是與陛下的白耳精兵相提並論的部隊,就算一個普通士兵也是歷經無數次戰鬥洗禮煅煉出來的精銳呢。
渭南,白袍的將軍策馬歸來,跳下白龍,正是趙雲。他接過從人遞上的手巾擦擦額上汗水,忽然眉頭一皺,不顧身邊之人,已快步進入營中。
一頭雪白的鴿子在中軍營前咕咕的叫著,啄食著米粒。馴鴿人將密信雙手呈給將軍。趙雲輕輕開啟薄薄的絹,另一隻手輕輕一抖,一編竹簡在桌上鋪開來,他對應著書簡上的密碼,譯著密信的內容。足有移時,趙雲站起身,將那密信在燭上化了。然後換成便服,向外走去。
渭南城東的市邑,人來人往。
趙雲在人群中悄然行進著,此時他的衣著容貌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看起來與集市上那些揮舞著馬鞭大聲喊價的商人沒有什麼區別。他閒散的步子也與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只是速度卻比給人的感覺快得多。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有人跟蹤,就算那人不顧被人發現的奔跑,也不見得可以跟上似乎在緩慢遊逛的趙雲。
眨眼間,他就消失在人群中。再次露臉時,他已坐在一家酒店的二樓,夥計上了茶點,悄然退下,不一刻,一個老闆模樣的人走了進來,坐在趙雲對面。
“這是第二件事?”說話聲音裡帶了喜色。
“不錯。”
“我還以為自己報不了恩呢,當年在新野,若非將軍救治,在下中了搜魂之毒,此身早成白骨。在下曾許下三般誓願,要為將軍做三件事,但十幾年來,將軍除讓我帶了幾個弟子,勉強算是一件事之外,卻一直無用我之處,在下很是痛心,今日不知將軍要在下去做什麼?”
“你是河內人,熟知曹魏之事,我要你帶一個人去河內,送一封信去洛陽。”
“好。便是龍潭虎穴,有死而矣,定不負所托。”
“你錯了。若尋肯死之人,我手下怎麼也能挑出個一萬八千的。我要的是能夠不死的人。”
“哈哈哈!”那人大笑了,這一笑,原本平淡無奇的臉上突然迸發出動人的神色來,“好,我便做這個不死之人。”
兩人起身下樓。
“隨我回營吧,想來,那密使帶著東西也來了,一會兒,你就與他一起過河。”
時間不久,這個老闆與一個僕人裝束的年輕人帶了一隊貨物,策馬向東而去了。
六月十六日,我正式大婚。此前三天,長安城裡便張燈結綵,熱鬧非凡。
雖然父親與我都曾有言婚事從簡,不得鋪張,但太子大婚,誰不湊趣,所以我的一個婚事,熱鬧竟不下於過年。
各地的賀使如雲而來,益州來的正是王甫。作為益州刺史馬良的副手,他這一年來主要與太傅許靖一起進行益州人才選用工作。我與孔明、許靖、法正一起改良後的察舉制突出了由下而上的推舉,取消了民族之間的差異,重視良工巧匠和能人異士,不拘一格招納良才,收到良好的效果。而由於實行民族和睦政策,重視與蠻族的互市和溝通,交流技術和經驗,一直叛亂不止的南方各族也被拉攏的差不多了。有些少數民族的土人頭領還紛紛離寨前來投靠,以博功名,還有些舉族遷入成都平原,改漢俗,用漢姓,學習耕種和紡織。而一些悍勇的部族使投身軍中,使益州軍隊的實力大大增強。
王甫道:“殿下,小人與許太傅於去歲成功舉辦察舉之後,今歲再次進行。共察舉良工一百三十八名,其中有名孫者,改良了制絲之術,使蜀錦根根如銀,更增秀色。察舉賢才、良將五百二十二人,名冊皆已上報。徵收蠻人軍士一萬三千人,正在訓練之中。”
我與孔明一起接見的王甫,聽他說起這些,我們不由很是興奮。這一萬蠻人軍士雖不算太大的數目,甚至比不了東吳諸葛恪一人的能力,但這可是沒有采取任何強制性手段徵召來的。而這種方法見效雖然慢些,但不會激起民族矛盾,不會引發大的變動,對日後的發展大有好處。
“這些蠻兵眼下戰力如何?”先生問道。
“屬下按照丞相的吩咐,將他們單列一營,以各豪帥、頭人充任頭領,進行操演,向寵將軍與張嶷將軍負責訓練,向寵將軍善於練兵,雖蠻夷之人亦從其號令,張嶷將軍在蠻人中威望較高,極得人心,故軍力提升極快。若獨以戰力而言,我軍益州留守部隊,只怕還難以及得上他們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