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部分(第3/4 頁)
為了一個小小學候而來奏報,實是小題大做。
文正公感受到了衍聖公口吻中的不悅,便連忙解釋起來道:“他報了一件事,使學下頗感興趣,學子陳凱之,近來教化了勇士營的三百將士,在大陳已傳為了美談,士林上下,無不交口稱讚,都言這陳凱之不愧學子之名,教化,乃是曲阜之根本也,至聖先師以教化三千弟子而成聖,於是傳數十代,及至聖公,更是將教化當做是重中之重,如今這陳學子竟是有教無類……實是……”
“陳凱之是誰?”衍聖公突然問道,一雙眼眸裡滿是困惑,眉頭微微擰著,似乎在努力思索。
小小一個學子,顯然衍聖公沒有太放在心上。
文正公便又解釋道:“陳凱之,就是寫三字經的那個。”
“噢,原來是他,有教無類?有教無類固然是好,可武夫終究是粗鄙之人,天下這麼多的世家子弟,他不去教,何以枉費心思,用在一群武夫的身上?這是南轅北轍,緣木求魚。”
衍聖公頗為不屑,似乎覺得陳凱之在浪費時間。
固然至聖先師在的時候,講的是有教無類,只是到了現在,讀書,尤其是讀聖人書,已成了極高尚的事,這些讀書人,無一不是良家子,天下多少世家,奉四書五經為圭臬,堂堂的學子,卻是費盡心思去教一群丘八們讀書,衍聖公不願意提倡。
甚至是有些反感這類行為。
“只是在大陳,此事已傳為了美談了。”文正公徐徐提醒道。
衍聖公這才臉色緩和一些,他明白文正公的意思,於是眯著眼,雙眸皺了皺:“那麼,該當如何?”
“以學下的意思,還是該獎掖一些為好,如此,也可催人奮進,聖公,連這些粗鄙之人,尚且可以接受教化了,其他人,更該用功才是。”
這解釋也很是在理,衍聖公似有所動,一雙眼眸便看向其他諸人:“諸公以為若何?”
一個大儒不由道:“勇士營?洛陽的勇士營?據說這些人,歷來猖狂,在洛陽橫行霸道,他們竟也可以教化?”
“若是如此,倒是一個令人振奮的好訊息,不過學下以為,還是調查清楚為好,這勇士營……”
顯然,這位大儒對勇士營的兇名,倒是略知一二的。
文正公則是面帶微笑道:“據說這些勇士營的將士,已經預備參加縣考了。”
這一句話,頓時震驚四座,一群丘八,而且聽上去,似乎都是一些卑劣之徒,想不到竟參加縣考了。
文正公繼而正色道:“學下來看,還是鼓勵一下為好。”
衍聖公頷首,他似乎急著想要早些結束,又掩面打了個哈欠,便道:“既如此,文正公府代吾下學旨,頒佈天下各學吧,諸公,還有何事?”
眾人沉默,似乎沒人再有事提出。
衍聖公這才顯得滿意了起來,便直接長身而起。
隨即轉身,帶著諸童子們,快步而去。
杏林裡眾人見衍聖公一走,便紛紛站起來,彼此咳嗽,沒了先才凝重的氣氛,那先前說話的大儒,似乎在衍聖公面前欲言又止,等衍聖公走了,才連忙朝文正公道:“學公,能否借一步說話?”
文正公朝他頷首,二人一前一後的,便朝著杏林深處走去。
這杏林倒是安靜,看著帶著秋色的怡人景色,此大儒卻是一臉憂心忡忡的,口裡道:“學下以為,這封書信可能有問題,學下曾在洛陽遊歷,深知這勇士營,實是禍害,絕不是可以教化的,是不是搞錯了?”
文正公淡淡道:“正因為是化腐朽為神奇,將這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吾才特意請聖公褒獎這學子,否則區區小事兒,何需震動聖公?”
大儒忙道:“學下並非是這個意思,學下的意思……”
“好了。”文正公面無表情地道:“無需多慮,聖公已有口諭,吾等尊奉便是了。”
“哎。”這大儒只好點了點頭,再不好多言了。
…………
雖是小皇帝很嬌慣,可對於小皇帝的教導,總算漸漸有了一些起色了。
至少小皇帝已經願意聽課了。
只是……說是聽課,倒不如說是陛下願意在糜益授課時安靜一些罷了。
這對於糜益來說,則是巨大的鼓舞,他每日不厭其煩地反反覆覆的念著他的論語,即便是沮喪的時候,似乎只要看到了陳凱之,心情也陡然的又好了一些,那目光裡,總顯露著別有深意的的意味。
一連十幾日,陳凱之都奉陪著這糜益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