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一愣,隨後又很快朝她微笑,還說她作業本整理得很整齊。得到老師的表揚後,她很開心。隨後,語文老師又找機會讓她做事、發言並表揚鼓勵她,這使她的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語文老師的欣賞鼓勵下,她越來越大方、越來越喜歡參加集體活動、越來越敢於表現自己,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好,尤其是語文成績特別突出。最終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北京大學中文系,而且活躍在學校文學社,最終成了一名讀者喜愛的武俠小說作家。
看著面對鏡頭充滿自信、口若懸河的她,若不是她自己講述,誰能相信她曾是一名膽小害羞的小姑娘。為此,步非煙本人也特有感慨,特感激她的小學語文老師。她覺得就是小學語文老師的鼓勵與欣賞,使她這樣一個膽小害羞的小姑娘變得自信大方起來,並影響了她的學業和人生……
透過步非煙的故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對待膽小怕羞的孩子,正面的鼓勵和肯定是最有效的糾正辦法。多鼓勵孩子,不責罵孩子,尤其是孩子做錯事的時候也要寬容對待,這樣孩子的膽子就會逐漸大起來,就不再害羞。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如何面對任性倔強的孩子(1)
如何面對任性倔強的孩子,是我在進行教育講座時,家長們提問最多的問題之一。
一個家長說:“我女兒3歲了,以前一直比較聽話。可是近來特別任性,不但不聽話,還總跟大人鬧彆扭。前些天,天氣特別冷,我要給她穿棉衣,可她就是不穿。我告訴她外面很冷,不穿棉衣會凍著、會生病。可她就是不聽,堅決不穿。我勉強給她穿上,她一甩袖子,就又脫下來了。眼看上班就要遲到了,我急得衝她大喊起來,還打了幾巴掌。最後索性強按著硬把棉衣給她套上,拉起她就往幼兒園走,但她一邊走還一邊不停地扭動著。你說我應該怎樣對她?”也有不少家長提問:“孩子以前挺乖的,怎麼現在越來越任性、越來越不聽話了,不知道應該怎麼管教?”
如果你是一位讀過兒童成長方面書籍的家長就會知道,上述情況並不是孩子真的任性了,而是孩子正處於“第一反抗期”。這個時期,孩子有一定的叛逆性。你讓他向東,他偏要向西;你要他向南,他偏要向北;你跟他來硬的,他比你還硬。這種情況,你不如先依了他,等他牛勁過了再跟他講道理。比如用緩和的語氣告訴她外面很冷,不穿棉衣會凍壞身體,接著帶她到室外去感覺一下,如果確實冷,她自然會加衣服。這樣做也用不了幾分鐘,這樣孩子就不會任性、犯倔。如果你硬要孩子按你的想法去做,雖然孩子會暫時屈服於你,但時間長了,還真的會將一個正常、平和的孩子塑造成一個真正任性倔強的孩子。
那麼什麼是真正的任性倔強呢?真正的任性倔強就是:孩子做什麼事情都很固執、抗拒、不服從父母管教、不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或者表面上答應,內心不服,父母不在旁邊時,就由著自己的性子來。
任性是人類性格品質中不好的一種表現。倔強雖然也有好的一面,但過了頭也是不好的。一般來說,任性、倔強等性格有先天的遺傳因素,但也有很多是由於早期家庭教育不當造成的。
造成任性、倔強的原因一般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慣出來的;第二種是打出來的;第三種是家長提示出來的。
有一些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予孩子的愛護關照太多。家長對孩子的要求,無論對錯一律滿足,時間一長就給孩子形成了想要什麼就得有什麼,我想怎麼著就要怎麼著的錯誤認識。而當他們的願望不能得到滿足時,就大哭大鬧,哭鬧不止,而此時家長如果繼續遷就,就更增長了他任性的成分。
也有一些家長,對孩子要求非常嚴格,他們希望孩子各方面都很優秀,不允許孩子有過失、有錯誤,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落後教育觀念,動不動就打罵孩子、使用暴力,久而久之孩子產生了逆反心理,明明知道自己錯了也要對抗,養成了倔強的脾氣,而此時家長更氣不過,於是再狠打。這樣越打越犟,越犟越打,本來平靜隨和的孩子,卻被家長打成了一頭不服管教的犟牛。
還有一些家長,孩子本來偶爾犯一些小脾氣、使一點小性子是很常見的,但家長就認為是孩子任性、犯倔。於是人前人後地講孩子多麼任性、多麼倔強,講得多了,相當於給孩子暗示,反而強化了他的叛逆,由偶爾的任性犯倔,變成了真正的任性倔強。
找出了孩子任性倔強的原因,糾正起來似乎就有了方向。 txt小說上傳分享
如何面對任性倔強的孩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