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第3/4 頁)
能知已然,而在慧的階段,卻可與知未然。
天地間,萬物生靈剛誕生的時候都只處於靈這層次,只有接下來不斷積累,不斷增長著靈力靈性,最終漸漸升華,才能達到智這層次。
梁青知道,這《生靈論》卻是可以受用一生的好東西,今夜他只是粗淺的看了一遍,其中許多東西都還能在發掘,日後常將生靈論拿出來研讀,自有著無窮好處。
讀完生靈論,梁青卻忍不住又接著《修行淺論》,這《修行淺論》比生靈輪卻是淺顯了許多,已經是半文言文半白話文了,理解起來容易了許多。
這《修行淺論》開篇也點明瞭作者,卻是崆峒派參與整理過《生靈論》的樞達所作,因為有著這一層關係,所以《修行淺論》內的許多觀點都是跟那《生靈論》一脈相承,有著共通之處,梁青讀過《生靈論》,理解起《修行淺論》來,許多東西都能一想便通。
根據這《修行淺論》中所述,萬物都是由氣聚集而成的,而靈氣則是一種蘊含靈力的氣體。
因為萬物能達到什麼層次,實際上還是要由體內的靈氣來決定,所以靈氣便被被視為生命之源,萬物生靈想要提升靈性,都要從外面吸收靈氣,這種從外界吸收靈氣的行為,便是修行。
根據其中所述,在一開始,萬物生靈都只是為了補充每日消耗的靈氣,在天道的引導下懵懵懂懂的吸收著靈氣,這種吸取靈氣是被動的,可是漸漸的,不少生靈發現原來吸收靈氣後,靈氣中蘊含的靈力有著種種不可思議的能力,而且還能增長壽元后,為了強大,為了長生,許多生靈便自主的從外界吸取靈氣了。
無數自主吸收靈氣的生靈透過反覆嘗試對比,總結出各種能更快捷的吸收靈氣增強自身的方法,這些便是各種修行功法,而後來更是研究出能最大程度發揮出靈力威力的法門,這便是各種法術。
這《修行淺論》中還說,靈氣存在於天地萬物中,充斥於每一個角落,不過卻又有著不同,存在於外界空氣中和沙石泥土等沒血氣的物質中的靈氣都非常純淨,而存在於動物體內的靈氣,因為被血肉之氣汙染,有些渾濁。
修行界統一將沒被汙染過的靈氣稱做先天靈氣,被氣血汙染過的靈氣稱為後天之靈氣,因為靈氣有先天后天之分,所以修行法門也有著先天后天之分,透過吸收先天靈氣為主進行修煉的被稱為修道,而透過殺戮生靈,吸收凝聚其中的後天靈氣來修行的法門被稱為修魔,為修道所創的法門被稱為道法,為修魔所創的法門被稱為魔法。
根據其中所述,根據其中所述,靈氣以清為貴,靈氣越清,所蘊含的靈力越強,所以先天靈氣高於後天靈氣,可因為從外界吸收穫先天靈困一些,獲取後天靈氣則相對容易一些,所以一開始,修魔者提升速度都往往快與修道者,這讓許多生靈都去修魔,但這是不對的。
根據文中所說,萬物體內能容納靈力的數量有限,因此吸收先天靈氣的生靈雖然初期緩慢,但是當體內容納的靈氣都達到極限後,吸收先天靈氣的修道者成就便都要高於吸收後天靈氣修行的修魔者。
修魔者到了後面往往都要想法驅除後天靈氣中的汙穢,純淨體內靈氣,返後天回先天,由魔入道,但是那實在困難,能成這萬中無一,而且越往後,修魔弊端越多,修魔強者越難突破,可修道者卻越往後進境越快,因此天地間出了許多道門聖人,卻沒有出任何一個魔門聖人。
所以,文中告誡初學者不可貪圖一時之快走上了修魔歧路,只有穩紮穩打,修行道法才是正途。
第二十七章 玉簡
“今夜你好好吃喝一頓,吃飽喝足後,好好休息!明日一早我便交你修行。”寅將軍很平淡的說著。
梁青只覺得一種感動襲遍全身,一下子就跪倒在地上磕起頭來。
不過寅將軍只受了一個,就一把扶住了梁青,阻止他繼續磕下去。
“這一個足夠了!”寅將軍笑道:“多餘的你等日後遇到真正的名師在磕不遲。”
經過了之前的事,梁青心中實際上已經真心想拜此人為師了,聽到寅將軍這樣說,梁青自然不依,在地上寫到“求老師收我”五個大字。
寅將軍見了,搖了搖頭:“我已看出你心中對我的尊敬了,可是我卻不能收你。
你恐怕不知道在這世上,自千年前大劫過後,各種法則的力量便強了許多,所以老師是不可隨便拜的。你將來前途遠大,必會遇上更好的老師的,我這點本事若是收了你實則是誤了你,所以我不會做你的老師的。”
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