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健康的家庭環境,讓他形成健康的決斷,那麼就是為他的將來鋪墊了一條寬廣的成功之路。
心靈處方
讓吳先生放下架子是很困難的,在現實的挫敗和維護虛榮的面具面前,他選擇了面對現實。因此,他哭了,為自己的幼時難過,為那個“小大人”傷心。他回到了30年前,與幼時的自己換位思考——這種哭泣療法比較適用於那些家庭經驗不良的人,但一定要在心理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回溯生命本源,調整性格緣起,是生命工程的大事。
引言(1)
手足之情不同於親子關係和兩性關係。親子關係是:孩子就是要靠父母養活,他們之間等級明確,有實質性代溝。而兩性關係需要異性間進入彼此的本質,用性來完成締造家庭、傳宗接代的任務。手足之情的特徵表現為趨於平等和精神上的依賴,在精神層面上體現出人與人之間最高層次的心靈互動。
在兄妹關係中,妹妹對哥哥的要求完全可以無條件表達,無條件依賴哥哥;弟弟對姐姐也是這樣。反過來,兄長或姐姐對弟弟、妹妹也是無條件保護和管理,他們之間在互動時無須事先宣告,完全處於理所當然的狀態。但理論上,他們絕不深入接觸到對方的生命實質——養育和性。
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手足關係之間也多少存在部分的親子、兩性關係的性質。比如當家中的大人長期不在時,兄長或姐姐也會自然地挑起父母的責任,承擔起養育弟弟、妹妹的義務。在兩性關係方面,兄妹或姐弟雖不可能發生實質性的性關係,但他們彼此間都會形成“共存模式”,此模式會影響到他們將來尋找配偶時的標準,以及在此標準下產生的手足關係。
比如一個男孩子如果有和姐姐長期生活的經驗,他就有可能把此經驗帶入尋求配偶的觀念中。表現為,他有可能對一位年齡大於他的女孩子產生興趣,與她相處時,他也會不自覺地把以往姐弟關係帶入其中,以姐姐的標準要求、衡量對方。兄妹關係亦然。但也有例外,就是他們有可能找一位與手足異性完全相反的人。比如妹妹找一位與哥哥性格截然不同的男性作丈夫,那麼也許是因為妹妹在與哥哥相處時感到壓抑,或無法自主,哥哥在某種意義上更像父親,於是這個妹妹就會表現出強烈的反彈,其本質用意,也是在潛意識中尋找一個她所希望的哥哥。
手與足同為身體器官,各司其職,且在運作時協調默契,它們早在出生前就已經過千百次的“磨合培訓”,熟練程度非比尋常。家庭作為一個系統,正如身體各部位的功能一樣,既缺一不可,又相互理解、作用,而打破這一平衡,對身體來說,就意味著殘疾。
對當今大多數的“80後”而言,他們的手足關係便處於“殘疾狀態”,因為他們基本上從小沒有兄弟姐妹間的玩耍,長大後也沒有手足間無條件地付出與索取。他們沒有為兄弟姐妹負責的機會,甚至連犧牲童真的機會都沒有。因此他們往往團隊意識淡薄,缺乏協作關係。對他們而言,一切同齡間的關係都是有條件的,自己不必為環境負責,環境也不必為自己負責,個人與環境之間只是交易關係。所以在一些人看來,“80後”,包括“90後”的年輕人沒有責任感,沒有人情味,非常自我且目中無人。
讓我們把時光推移到20多年前。在一所房子裡,有一個小生命誕生了,當他呱呱墜地時,像所有的嬰兒一樣可愛、純真。當他長到兩三歲時,上了幼兒園,看到別的小朋友手中的小玩具,自己也喜歡,想拿來玩,對方不給,於是老師和父母告訴他,他可以用自己的玩具和對方交換。這就是最初的交換意識,於是他了解了平等。回到家裡,他拿著小朋友的玩具對父母說,還要用自己的玩具去換新的,但此時的父母已經很累了,他們用各種方法“說服”了孩子。可他是不理解父母那個累的,他只知道,從交換中得到了他想要的東西。他喜歡這種交換和分享,可自己沒有能力支配這種快樂,於是,他開始感到孤獨。
引言(2)
他希望父母和他一起玩,並同他們產生交換和分享關係,然而父母有父母的事,不可能像同齡小朋友那樣和他有相同的興趣。久而久之,他對父母徹底失望了,只要一回到家,他就不得不面對“自己一個人獨享玩具”的現狀,但他不會去問父母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他只是越來越認同現狀,他只能孤芳自賞。而當他和幼兒園的小朋友交換玩具時,由於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所以家長往往以客套的語言和情緒傳遞給他們一種資訊:這種交換是有條件的,如果沒有禮貌,不低頭來要,不會得到自己想要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