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3/4 頁)
只能以死抵“欠”了,此前朝廷三申五令要抄曹家,曹寅已囑曹顒償還一些,他覺得虧欠子孫太多,未免心懷歉疚。
誰能想到,一個簡短的藥方,隱藏如許珍貴的史實資訊?不僅應正了我前文的諸多結論,而且還解決了紅學史上一個爭執百年懸而未決的公案,那就是《紅樓夢》關於秦可卿的文字,作者此前是否寫過“命喪天香樓”的初稿?紅學界一直認為是有的,只是因為不忍寫,遂“姑赦之,因命芹溪刪去”。
坦率地說,此前我也相信此說,但現在我要“反水”了。作者根本不存在“姑赦”而改寫秦可卿的事實,理由一是現有的十至十三回,已將雍正死因及其經過寫得非常透徹,佈局也彌合完整。前人認為秦氏死因過程情節交代不清,實因沒有看懂《紅樓夢》所致。理由二,那個藥方是“真事隱”之關鍵文字,其內容至今無人揭秘。難以獲得反證。曹寅確是焚燬這三章的初稿,但原因是害怕搜查,畏遭文禍,而不是由於寫可卿過甚而於心不忍。
理由之三,就是十三回留下的那些批語,歷來被紅學家當做不可推翻的“硬證”,以此證明秦可卿在天香樓另有故事,至今還有人象尋找“獄神廟”的故事那樣,窮盡想象去作所謂的“探俟”。所謂的“秦學”,已藉助這一空幻的背景應運而生,至今矇蔽世人的眼睛。為了讓讀者釋疑解惑,我對其中兩條批語進行解讀,讀者或許會感覺上當受騙,立馬幡然醒悟:原來如此!
甲戍回後批:“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作者用史筆也。老朽因有魂託鳳姐賈家後事二件,嫡是安富尊榮坐享人能想得到處。其事雖未漏,其言其意則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刪去。
諧音倒讀:【卿去,旋取秦命,寅至問刺故,笏感且悲,仍令賊易契,言契漏,未遂死。迄出,得刀,想能人相助,忍禛負俺,死敵見,兒死或加枷,借瘋託,詭雲有因,休鬧也。斃死雍,則坐路向天,上演荊軻。】
庚辰回後:通回將可卿如何死故隱去,是大發慈悲心也。嘆嘆!壬午春。
諧音倒讀:【同也,心悲慈,發大事,固死何如?荊軻將回。】
到此,事情真相撥雲見日,無須我贅述,三大理由足以證明秦可卿之死再不可能隱藏其它隱去的情節。時下反對“探俟”的正派紅學家,卻又走向另外一個極端,只強調將《紅樓夢》作文學作品看,說裡面的人物都屬虛構。是因為他們沒有讀出其中的史實。其實,《紅樓夢》寫了三朝皇帝和他們的子孫,還算是家族史嗎?其史筆特性,好比癩子頭上跳蚤,是明擺著的,唯色盲與近視眼視而不見。
還有二十八回寶玉說出的那個怪異藥方,一直以來也是紅學界一塊“難啃的骨頭”,至今無人破解,我在此附帶解讀出來,以證前說。為了方便讀者理解,只作解讀,不予漫說。
王夫人又道:“既有這個名兒,明兒就叫人買些來吃。”庚辰眉批:寫藥案是暗度顰卿病勢漸加之筆,【前寫曹顒熱毒,故有冷香丸藥方,現曹寅報仇心切,故曰“病勢漸加”】非泛泛閒文也。丁亥夏。 笏叟。寶玉笑道:“這些都不中用的。太太給我三百六十兩銀子,我替妹妹配一料丸藥,包管一料不完就好了。”【“三百”為“首”,指雍正頭顱,“六十”諧音“留屍”,指屍首分離,作者讓寶玉(康熙)說出藥方,故意隱藏自己身份】
王夫人道:“放屁!什麼藥就這麼貴?”【指雍正骨賤】寶玉笑道:“當真的呢,我這個方子比別的不同【本來就不是藥方】。那個藥名兒也古怪,一時也說不清。只講那頭胎紫河車【“頭胎”即“頭汰”,指“頭”字去掉三點,是個叉(一撇一捺),殺之意。“紫河車”即“合拆紫”,拆“紫”為“系此”諧“皙刺”】,人形帶葉參【人字待三葉,也指“頭”】,三百六十兩不足【頭屍分家,故曰“兩不足”,兩屍不全之意】。龜大何首烏,【龜俗稱王八,實指“八王”,泛指康熙兒子,“大”意“一人”,“何首烏”即“何首無”】千年松根茯苓膽【諧牽你送庚伏你膽,“送庚”言雍正沒有“八字”算了,伏你膽,喪膽沒命】。
此段描寫是針對曹顒海上方冷香丸而作的點綴文字,意思說:你(兒子)以“海上方”影射刺雍,我就不能來一段更精彩的“暖香丸”謎語與你一比高下?正如庚辰眉批:寫得不犯冷香丸方子。前“玉生香”回中顰雲“他有金你有玉;他有冷香你豈不該有暖香?”是寶玉無藥可配矣。今顰兒之劑若許材料皆系滋補熱性之藥,兼有許多奇物,而尚未擬名,何不竟以“暖香”名之?以代補寶玉之不足,豈不三人一體矣。己卯冬夜。諸如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