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3/4 頁)
聽見,於是夫妻之間一場惡戰爆發,醉中的鳳姐不僅廝打鮑二家的,還打了平兒幾巴掌,平兒本來蒙冤,尋死覓活。賈璉拔出劍來,意欲同歸於盡,事情鬧到賈母那裡,賈母依仗“老祖宗”至高無上的威嚴,平息了這場家庭鬧劇,各自賠禮道歉,和好如初,最後以鮑二家的上吊自盡而收場。
這一夜,平兒沒有回去,他去了怡紅院,得到寶玉的一番安慰。並由襲人照料,透身換換了衣服,洗了頭髮,隨後由寶玉“走至妝臺前,將一個宣窯瓷盒揭開,裡面盛著一排十根玉簪花棒,拈了一根遞與平兒。又笑向他道:‘這不是鉛粉,這是紫茉莉花種,研碎了兌上香料制的。’平兒倒在掌上看時,果見輕白紅香,四樣俱美,攤在面上也容易勻淨,且能潤澤肌膚,不似別的粉青重澀滯。然後看見胭脂也不是成張的,卻是一個小小的白玉盒子,裡面盛著一盒,如倒膏子一樣。寶玉笑道:‘那市賣的胭脂都不乾淨,顏色也薄。這是上好的胭脂擰出汁子來,淘澄淨了渣滓,配了花露蒸疊成的。只用細簪子挑一點兒抹在手心裡,用一點水化開抹在唇上;手心裡就夠打頰腮了。’平兒依言妝飾,果見鮮豔異常,且又甜香滿頰。寶玉又將盆內的一枝並蒂秋蕙用竹剪刀擷了下來,與他簪在鬢上。”
這就是平兒“理妝”的全過程,沒有人知道“平兒理妝”意味什麼,喜出望外的又是誰?偏偏這一切發生在鳳姐“千秋”之日,鮑二家的死亡之時。偏偏又是平兒侍候鳳姐數年中第一次捱打,寶玉也是頭一回與平兒如此親密結束,而且兩個主要當事人當天都喝了酒。作者如此安排故事到底用意何在呢?迄今為止,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問題困擾著人們,不少人費盡心事下功夫作探討,仍然不得要領。
限於篇幅,我只能就作者寫四十四回的背景作簡要的分析,詳細的考證期待以後的專題論述。此回寫的是曹霑出身不久的事。文字中賈璉鳳姐原型依然是曹顒和馬氏,平兒則是曹天佑的妻子板兒,二人的名字正好組成“平板”一詞,與天佑的名字則配成“天平”一詞。由於曹天佑有生理缺陷,所以配偶並非美女天仙,平兒長得很醜,故書中很少描述她的長相,但她性格溫順,憨厚老實,所以曹寅還是喜歡這個孫媳婦的,書中沒少筆墨寫她,作者寫鳳姐,也是烘托寫平兒。孫子沒出息,曹家有這麼個孫媳,也是值得流傳青史的。
當時,曹天佑失蹤(也許死了),曹顒因為嫖娼染上梅毒,因而和馬氏鬧翻。不久,馬氏病死,曹顒就娶了自己的兒媳為妻,這就是平兒“扶正”的本事,而“理妝”的那天,就是她改嫁曹顒之日,寶玉為她“理妝”就是康熙為媒的象徵。鮑二家的死,就是馬氏之死。曹寅將家庭發生的這些變故,糅合在一起寫出四十四回。在本事發生的時間上,是無法將曹天佑、康熙、馬氏、胤禟之死耦合的,因為康熙本來是化身,作者有意延伸他的歲數,是為了寫書的需要,同樣的道理,馬氏死後,鳳姐作為胤禟的原型,還要活很長時間。下面依據文字來證實我的觀點。
諧音順讀回目:變生不測鳳姐潑醋 喜出望外平兒理妝【變身不測逢結髮醋,媳出往外貧兒離莊】,證明此回曹顒與馬氏發生口角,導致曹天佑離家出走。蒙回前總批:雲雨誰家院,飄來花自奇。鶯鶯燕燕鬧(外門,內廚字右半部。),芳菲枝枝因。風滴玉露正春時。拆字諧音讀:【事雲顒隨家,染嫖癩,花子妻銀。寅厭燕,悶死。媳布門內出,致佑搬埠,皇妃之子,飲弘的玉露,真蠢。】透過解讀“回前批”,得知此時曹顒已遇赦回家,由於嫖妓,身染梅毒,花了家裡不少錢。這年曹寅一人在北京,很鬱悶,他感嘆家裡的媳婦都出自織造本家,為何將天佑逼到外省去,而曹霑,又偏為弘皙血脈,他恨自己做了蠢事。
平兒是曹寅孫媳,是由李紈的一句話“洩露天機”的。李紈曾經當著平兒打比方說:“我成日家和人說笑,有個唐僧【指孫氏】取經,就有個白馬【指馬氏】來馱他;劉智遠【子溜遠】打天下【指天佑】,就有個瓜【寡】精來送盔甲【虧嫁】;有個鳳丫頭,就有個你,你就是你奶奶的一把總鑰匙。鳳丫頭就是楚【指貌醜】霸王【項羽諧相顒】…”這段話的意思明白無誤告訴我們:原來馬氏作為孫氏的兒媳,現在死了,曹天佑又遠離故土,他的妻子便成了寡婦,因為貌醜,只好吃虧嫁給曹顒。
作者還在平兒的形象描寫中,透露其身份資訊。第六回劉姥姥第一眼看到平兒:“遍身綾羅【偏生憐玀(憨之意,指天佑)】、插金帶銀【釵荊待寅】。”平兒理妝之後,“依言妝飾,果然鮮豔異常,且又甜【天】香滿頰。”如果將此回之後的關於平兒的所有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