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頁)
恍恍惚惚遊動在過去的時光中。陽光與黑暗交替籠罩著萬物,人類的命運,就是一年年變幻著走向死亡的。
沉默後的老人,彷彿打好了腹稿。他開始向凱瑞敘述一個女人的故事。那個他一直等待的女人叫紅。那是30年前的往事了。老人在飄拂著一層層霧靄之中,記憶的潮汐忽然開啟。這時凱瑞多麼希望那個女人,忽然出現在老人悽然的敘述面前。老人說他一直在等待她的到來,可他都快等待得喪失希望了。你知道等待的滋味嗎?等待是多麼揪人心魂啊!他說他這一生都在等待她,她如果再不出現他就要消失了。30多年前,他被關押在一座島嶼上,他認識她的時候,她不但美麗而且善良富有同情心。她經常幫他洗衣。她不怕受“壞分子”的牽連。這在當時是少有的。然而那一天,她消失在沙灘上的黃昏。他是看著她消失的。可他沒有能力把她拉回來。他眼巴巴地望著她遠去,他流淚了。後來,他也在那個島嶼和沙灘上消失了。他曾找過她,可幾十年來,他們沒有得到一次新的震撼靈魂的重逢。他忘不掉她,她永遠刻在他的心裡了。
老人的聲音在熱烈地顫動著。凱瑞被老人感動了。她覺得世界上有很多人,內心深處都深藏著一份感情。那是支撐他們在艱難歲月中,走過來的一份無形的力量。這力量是巨大的。
##流動哲學書12
每一個有思想的人,彷彿都是一部流動的哲學書。無論你走到哪裡,你產生的思想都會筆錄於書中。阿芒如今行走在巴黎的天空下,巴黎的天空正如海明威在回憶他1921年至1926年在巴黎生活時說的:“如果你有幸年輕時候在巴黎待過,那麼以後不管你到哪裡,它都會跟你一生一世。巴黎就是一場流動的盛�宴……”�這話不錯。巴黎集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西方一切領域之源,它是一部流動的歷史,也是一部流動的哲學書。阿芒將要在這部流動的哲學書裡,寫下一個孤獨者帶著中國的思考,在巴黎街頭,昂首闊步,瀟灑風流地信守人的尊嚴。阿芒給凱瑞的第一封信是這樣寫的:
�凱瑞:
我已到達巴黎,並在巴黎有名的十八區住下,這裡住滿了黑人和阿拉伯人,中國人也有一些。
這個區槍殺、吸毒、賣淫,是巴黎人談虎色變之地。我沒有害怕,就是在舉目無親的異國他鄉,感到特別孤獨。如果你在我身邊就好了。你來吧!作為女友你應該可以來到我的身邊。我再去詳細打聽一下,辦你出來的手續問題。
阿芒
沒過多久,阿芒又給凱瑞來了一封信。在一張散發著香味的淺藍色信紙上,他寫了埃菲爾鐵塔。他說埃菲爾鐵塔座落在巴黎市區西南部的塞納河南岸,對岸是著名的人類博物館和夏樂宮。他的公寓離埃菲爾鐵塔很近。他喜歡到那裡散步。只是行走在三百米高的鐵塔下,人顯得很渺小。然而鐵塔像磁鐵一樣,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從一八###年到現在,已有七千多萬世界各國遊客登上埃菲爾鐵塔。鐵塔的第一層,設有可以隨時進餐的餐廳和咖啡館。第二層和第三層有休息室、瞭望臺和小賣部。塔頂平臺寬大,能眺望方園九十公里的景物。巴黎的市容盡收眼底。那蜘網般的街道、威鎮巴黎的凱旋門、巴黎公社的戰士們最後與敵人決戰的蒙瑪爾特高地,那潔白的聖心堂、收藏萬國之寶的盧孚宮、巴黎聖母院、先賢祠都歷歷在目。
流動哲學書1(18)
阿芒登上埃菲爾鐵塔,感慨巴黎氣魄的宏大。而在這宏大又蒼茫的天空下,長眠著曾給人類文明和解放做出貢獻的哲學家、文學家和無產階級戰士。笛卡爾、狄德羅、聖西門、拉法格、莫里哀、伏爾泰、盧梭、巴爾扎克、歐仁—鮑狄埃、雨果、左拉。這一連串的名字,在阿芒心裡閃閃而過。阿芒從前喜歡德國哲學家,如今法國哲學家德里達、福柯、拉康、羅蘭—巴特,以及德勒茲、利奧塔德、布迪厄、波德里亞等,無疑對他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凱瑞知道他尤其喜歡德里達與福柯。凱瑞翹著蘭花手指,捏著這封信。她的兩條腿支在面前的桌子上,慢悠悠地想著心思。她想阿芒一直將他的學術之夢、文學之夢視為他生命的一部分。而她與他一樣,也是把她的學術之夢、文學之夢視為她生命的一部分。她知道真正的愛情是互相砥礪著前進的。只有共同的前進,才是愛情久遠的希望。
()免費電子書下載
此刻,凱瑞還沒有想好是否答應阿芒去巴黎。但巴黎是最誘惑她的城市。對一個搞學術與文學的人來說,歐洲之行無疑是重要的。然而在沒有接到阿芒的邀請函之前,凱瑞除寫學術論文外還想寫一個小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