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頁)
競賽誰先坐到書桌前似的。他覺得彼此相愛是孤獨的。只有在一定的距離,愛才體味尤深。
阿芒時常會進入夢境。他覺得一個人活著,是由一個個夢境組成的。夢境之門,正是啟用生命,充滿人們的希冀之門。阿芒的想象行走著。他開始進入一部開啟的書。它的迷人之處,猶如森林以迷宮似的路徑,傳向年代久遠的未來。它的每一頁都是一種新建築,對這種建築的闡釋,其實就是對深不可測的河流的闡釋。阿芒的眼睛隨著書頁的翻動,漸漸溼潤。一個聲音在地平線上出現,它以囈語般的語詞宣稱自己的肉體,將化成一個光輝的字眼,進入他所論述河流與堤岸關係的某一部著作中。然而在此之前,他還必須以一種平凡的方式,閱讀他夢一般的內心。他的內心隱秘的情感,就是最親密的凱瑞也是不知道的。在特定的場景,在情感的潮汐之間,他總是揚起風帆,隨水而去。很多時候,他也許會去熱愛一個他所不愛的人。他所得出的結論是:愛和不愛是混合著的。
很多年前,他就熱愛過一個他所不愛的女孩。那天女孩站在湖邊的銀灰色欄杆前,靜靜地觀察湖面上哧啦啦飛起來一隻水鳥。水鳥盤旋幾圈後,落在一條遊船的篷頂上,一直落著。女孩想那就是野鴨子吧!清晨的湖邊圍成了人圈,晨練的、過路的,聲音高一陣低一陣的興奮熱鬧。阿芒走過去時,不小心擋住了女孩的視線。只擋了幾分鐘,女孩再注視那條遊船的篷頂時,發現水鳥不見了。水鳥也許是飛了,也許是被人捉走了。她抬頭看看晴朗的天空,並沒有發現水鳥的蹤影。那麼,它是遊在水裡了。水裡有滿湖的荷花,水鳥大概是游到了荷花叢中。
阿芒被女孩的神態吸引住了。阿芒與女孩搭訕自然有一套本領。於是幾天後,女孩就在夜幕下的湖畔迎接他。她的呼吸化作語聲中的柔情。在星月隱蔽的天空下,他們途經一家古董商店時,女孩忽然轉身對他說:“你要喜歡我,首先要了解我們家族的歷史,進入我祖先的內心深處。”
txt小說上傳分享
飛翔著的自由精靈6(2)
女孩彷彿是一種箴言似的告誡,阿芒當然沉默應之。阿芒幼稚的心靈,沒想過與她家族有關的一切人物和事件。而她敘述的目光,放射出迷惘的渴望。她渴望超越生命和沉溺生活。她渴望作出奇妙而詩意的結合。在一群鴿子咕咕聲中的午後,他們跨越了青春期異性介入的水線,完成了激動人心的壯舉。自此,他們陷入了情感的暗礁。那暗礁來源於阿芒。阿芒害怕進入她那龐大的家族,害怕一種家族世代相傳的清規戒律。這使女孩迷惑不解。女孩愛他,又恨他。女孩最終把他描述為罪惡的化身。女孩說:“你是一頭蠢豬,你的某種哲學上的偏見,比不上我們家族的思辨能力。”女孩說這話時,兩眼流露出悲慼的目光。
阿芒從夢境中出來時,已是一個晴朗的白天。這個白天是他的休息日,他要在一個短文裡闡述人該如何尊嚴地活著。尊嚴來自個體的決定。個體首先是自由的。可以自由決定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的主人。只有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才能有力量將尊嚴加於自己的身上。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活在毫無尊嚴的境地。面對屈辱,他們的內心會在怯懦中喪失尊嚴。在巴黎無論洋人還是華人,都存在著這個問題。
郵差來的時候,打斷了阿芒的思路。郵差為阿芒送來了他母親醃製的魚乾和醬肉。他母親總是惦念萬里之外的兒子和媳婦。他母親怕他們吃不慣洋人的食品。那種把新鮮的雞、鴨、魚、肉殺殺剖剖、醬醬醃醃是他母親的絕活。從前每到逢年過節,屋簷下總能看見母親的作品。然而光陰飛馳如電,日子並不那麼耐過。用朱熹的詩句形容,真是“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郵差走後,阿芒陷入對母親的懷念中。母親曾經告訴他,他嬰兒時期是個“夜哭郎”,吵得母親整夜整夜不能入睡。母親是最心疼他的。小時候他要在紙盒裡養蠶,母親就帶他去郊外採桑葉。那滿樹滿樹的桑葉,讓他彷彿看到了一片希望的田野。漸漸地,他從養蠶中感悟人生。他想人的生長過程,多麼像蠶蛻那樣的東西。人的形體天天都有所變化,而內中的生命之核則與生俱來。蠶做成了蛹,蛹又做成了蛾子,便是死亡的時刻來臨了。人的死亡也應當像蛾子那樣灑脫、自由,有一種飛翔的美麗。人們花盡了一生的心血,去培養這個死亡時刻。這個充滿感傷與詩意的日子,從幼兒時期就開始了。
“春蠶到死絲方盡”蠶寶寶以它短暫的一生,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資源。阿芒因為小時候養蠶,因為母親對絲綢的熱愛,他便知道一個個白花花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