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頁)
傳統父母溝通方式 現代父母溝通方式
使孩子感到被關心 使孩子感到被尊重
希望孩子更優秀 希望孩子更快樂
關心孩子的分數 關心孩子的能力
讓孩子做父母喜歡的事 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
嚴格 寬鬆
嚴肅 幽默
不放心 信任
焦慮 隨意
替孩子做決定 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替孩子做所有的事 讓孩子自己動手
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 讓孩子自己管自己
每一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是不同的表達方式和溝通,效果大不相同。傳統父母通常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以自己的感受來告誡孩子、替孩子做決定;現代父母則更多的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尊重孩子的思想想法和內在感受,為孩子提供足夠的空間、多種可能的解決途徑、讓孩子學會自己選擇和決定。傳統父母以經驗灌輸,現代父母讓孩子自行體驗自我體會並找到辦法自行解決。
肯定孩子會使孩子充滿信心,沒有壓力,隨著孩子的成長和能力的增強,孩子能夠平和而理性看到差距,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和鑰匙;消極的充滿質疑和否定的溝通,不但打擊孩子的信心和探索慾望,使孩子不敢再向前邁出探索的步伐,使他感到有出錯丟臉的壓力,更重要的是使他產生反感不信任感,進而導致情緒性的不願聽從家長的任何話語,溝通效果走向反面。
中國家長在評價孩子時,習慣用消極的評價來表達謙虛謙讓,不希望孩子高調和驕傲,但卻無形中打壓和傷害了孩子自尊和自信。家長的積極評價和正面肯定,對孩子成長幫助不言而喻。在不違反原則的情況下,家長的積極語態和正面溝通模式,短期效果可使孩子心情放鬆,長期效果則使孩子的思維習慣趨向正面,從而收穫強大的自信心和探索動力。
負面溝通模式 正面溝通模式
笨蛋!你怎麼能這樣做? 幹得好。
天哪,你又要幹什麼? ……你這樣幹我喜歡。
……你改改腔調,不然就給我出去! ……寶貝,咱們一起討論該怎樣做?
……我說話算數,懂嗎? ……謝謝你,打掃得真乾淨。
……你這副樣子,好像世界欠你什麼似的! ……碗洗得真乾淨,你真有本事。
……你犯了什麼毛病?從來沒見過你這樣的孩子。 ……今天你看上去真精神。
……你給弟弟妹妹樹立了什麼樣的榜樣? ……這個發理得不錯。
……我是你爸,你在家就得聽我的! ……你幫我調整了心態。
……你瞎眼啦?看看你幹了些什麼。 ……你能告訴我怎麼做的嗎?
……你把你媽煩死啦。 ……你一笑,氣氛都變了。
……你就找了這麼一個朋友? ……你的朋友很有意思。
……別傻笑。 ……這次成績要比上次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