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頁)
船員發生矛盾時凝聚彼此的共識、達成一致的目標方向。重要的是,最佳父親的家庭通常不會出現船員內訌現象,最多隻是一些小糾紛而已,因為他們的家庭一開始就有明確的目標、方向和家庭分工。
第32節 最有效的家庭溝通法則(1)
血緣是彼此情感的終生紐帶,時間是彼此情感的催化劑,態度是彼此情感的開關,責任是彼此情感的溫度計,真愛是彼此情感的遙控器。……唐國輔
家庭成員由於年齡和成長環境不同,同時個體性格特質也不完全一樣,各人的想法和生活方式,可能會產生一些差異。尤其是父母和子女之間年齡差距較大,會形成所謂的令父母家長非常頭疼的“代溝”問題。在兄弟姐妹較多的家庭,也因為個性、志趣和處事方式的不同,常常導致日常生活會有這樣那樣的摩擦。這些都會對家庭生活帶來一些困擾和不利因素,侵蝕損害家庭的和睦和諧氛圍和健康發展。
其實家庭不和諧的最主要原因,是由於家庭成員缺乏溝通所致,家庭成員之間的感受、想法和意見,不能以正確的渠道和方式表達出來,讓家人知道、分享和共享。由於彼此缺乏溝通,各自感受沒有恰當地及時讓家人知道,以致產生誤會誤解、不理解不尊重和漠視忽視,時間一長日積月累就慢慢形成隱瞞、猜疑等不信任情緒,或者產生叛逆性、對抗性情緒。因此,與家人親密相處,需要彼此經常溝通,經常交換彼此的心靈感受和對家庭的意見看法,確認並分享彼此的情感。另外,恰當的表達方式也非常重要,平等的態度、溫和的語氣、理性的評判、幽默的表達,可以增進彼此的信任和情感確認,避免產生誤會。而命令、責備、埋怨的語氣,常常難以達到溝通效果,反而使事情和關係更加糟糕。
一旦家庭成員之間產生誤會,首先要了解彼此各自的想法;然後最好全家人一起來共同探討,找出問題的關鍵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共同擬定合理的家庭規則及注意事項,家庭成員之間需要重新進行生活方式和作息時間的轉變或改進;然後全家成員各有分工共同遵守和執行,這樣以來一般的家庭矛盾和家庭問題大多能夠迎刃而解。家庭重新恢復活力和和諧,凝聚力會再次迴歸家庭。
家庭成員之間需要建立良好的溝通習慣,經常溝通就能加深瞭解、容易取得共識,比如週末固定時間家庭成員一起遊戲聊天,聊聊最近發生的事情,分享彼此最近的工作生活感受還有心理情緒等方面。這樣可以增進彼此之間的情感交流和相互的體貼關懷,更能夠了解彼此的想法、個性志趣、價值取向等動態,拉近彼此心靈距離,減少不必要的的誤會。如果家中發生重大事件,或者有需要家人共同解決的問題時,家庭聚會可以暢所欲言,集思廣益,更有助於找到解決重大問題的方法。同時也會最大限度的調動家庭成員的愛和關心,使大家都參與進來,作為一個家庭整體,可凝聚家人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當前很多家庭教育和溝通方面的專家,對家庭成員的溝通提出了種種建設性的方法和原則。其中美國兒童教育家娜奧米&;#8226;艾爾多特提出了SALVE兒童溝通法,比較具有典型性。SALVE溝通原則由分離(區分對方感受和自我感受)、關注(關注和確認對方需求)、傾聽(傾聽對方真實情感和動機)、肯定(肯定對方感受和合理需求)、鼓勵(鼓勵和信任對方的自我處理和自我調整能力)等五個步驟組成,這一運用於與孩子溝通的原則,也可以運用於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當中。
今天,傳統父母的溝通已經遇到很多挑戰,很多孩子誕生和成長在新的社會環境中,網際網路的普及使孩子獲得知識和資訊的方式,漸漸超過從父母那裡獲得的教益。網際網路的平面化和反權威性,使孩子更樂意與平和平等地與父母進行溝通,而不是與父母不對等的上下級一般的溝通。現代家庭和現代父母,必須適應時代和潮流的變化,做個具有真正現代教育理念的現代家長現代父親。
在溝通方式方面,傳統父母和現代父母有著明顯的差別,傳統父母認為孩子是自己所生所養,強調以自己為主,孩子必須一切聽從自己;現代父母尊重孩子個體生命的個性和獨立,強調以孩子的感受為主,自己和孩子的生命和人格是平等的,家庭是孩子和自己共同的舞臺,自己並不比孩子高人一等,自己需要和孩子共同成長,孩子可以在家庭自由自在的健康成長。
第32節 最有效的家庭溝通法則(2)
下面簡單摘錄一些傳統父母和現代父母的溝通交流方法,讓大家對兩者之間的溝通進行比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