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4 頁)
沒有農村孩子慣有的野性或怯懦,他要麼文靜地幫父親看檔口,要麼輕鬆幽默地跟人聊天侃價,常有連珠妙語逗得眾人哈哈大笑。周圍店主喜歡這個孩子,都說老錢錢生了個了不起的兒子,早晚必成大器。
錢先生的教育方法並沒有太多的與眾不同,只是小心謹慎給了孩子正確的引導。農村背景的兩夫婦只有一個孩子,自然滿門心思放在孩子心上。孩子出生不久,父親就離開老婆孩子,隻身北上跟隨舅舅謀生。但只要有時間,他都會或打電話或寫信回家,每次電話都要跟孩子說幾分鐘,把自己在外面的情況和一些見聞大體跟孩子講講,不管孩子聽不聽得懂;每次寫信也單獨給孩子寫一頁,讓妻子念給孩子聽。
孩子五歲時,錢先生已經在這個城市買了房子,把妻子兒子接了過來。他在妻兒來到城裡時,就跟妻子約法八章:1每年帶孩子回老家兩次,讓孩子暑假在老家住一個月;2每個月全家一起玩一天;3不打孩子,不跟城裡人比孩子;4每天只給孩子五塊錢伙食費和零花錢,不給孩子買高檔用品;5每個禮拜全家一起搞家庭衛生大掃除;6早餐晚餐都要在家一起做一起吃,外面東西又髒又貴;7不逼孩子要學習成績,孩子考不上好學校就跟著賣鞋;8每個星期去舅公那裡半天,陪舅公讀書寫字、聊天和打羽毛球。
十年來,除了第四條標準調稍稍調高為八元以外,其餘幾條仍然在不折不扣的執行當中。十年堅持的結果是:孩子是常年的三好學習,學習成績從小學三年級開始一直穩居前十名,校運會初中組羽毛球比賽單雙打均取得名次,孩子受到學校、鄰居、附近店主的一致誇獎,與父母關係也十分融洽。
“我們剛從農村過來時,不敢放鬆他,怕他在城裡學壞。”談及兒子,錢先生很有感觸,“有規矩才有方圓,我父親就是這樣教我的,我也沒有希望他能做多大的事情,只希望他不要變壞學壞。現在他能夠管好自己了,但是我還是不感放鬆,只要孩子不變壞,作父親的才心安啊!”
說到孩子教育,錢先生十分謙虛,也非常實在:“我並沒有怎麼去指點他,小學幫他做過一些習題,現在他的課本我也搞不懂了,好久沒有輔導他了。但我和他媽媽從來不罵他,也不慣他,他錯了我們就會給他指出來,如果他還不懂我就做給他看,他搞懂了就改了。”
對於父親來說,有三樣東西可以給予孩子並代代相傳:一是父親的人生經驗,二是父親的生活榜樣,三是天性的父愛。說什麼不如做什麼,對於家庭教育來說,最要要的是為孩子樹立良好榜樣,家人之間建立良好的關係,而不是早早要求孩子取得怎樣的成績成就和成功。
良好的家庭關係,良好的父母生活樣板和榜樣,孩子自然會在安全舒放的環境下快速而沒有干擾地生長成長,成績成就成功只是孩子快樂生長健康成長過程中的副產品。孩子猶如一棵成長的樹苗,只要土質良好、肥水保證、氣候適宜、環境舒適,樹苗早晚都會茁壯成長、開花結果。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陸續取得的每一個成績如綠葉、成就如紅花、成功則是人生最為壯美完美而且水到渠成的生命碩果。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39節 孩子成長必須的五種能量(1)
人類社會從來就是團隊生存,未來世界尤其如此。個人天賦技能終有侷限,團隊才是競爭和生存的王道。體能智慧側重個人,德能心能更注重團隊,因而境界更為高遠,競爭力和生存機率更高。………唐國輔
決定孩子競爭力和未來前景的要素是什麼?
人的核心競爭力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如何構建孩子的核心競爭力?
是智力能力?是健康水平?還是道德觀念?又或者是意志毅力?還是團隊生活能力和整體協調能力?答案是這些都很重要,但是這些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單向性因素,孩子的競爭力是一個綜合性的指標體系。在現代社會中,任何單項的素質難以形成絕對的競爭和生存優勢,綜合的素質和複合的能力,才能幫助孩子起點更高、走得更快、行得更遠。管理學中的木桶理論,在孩子的競爭力和生命能量構建中同樣適用:決定孩子生命整體競爭力、競爭優勢和最終成就的,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而不是最長的那塊。
出眾的天賦技能讓人賞心悅目,能夠贏的欣賞羨慕卻不足以贏得長久的尊重尊敬,能夠讓人真心尊敬是出眾智慧、健全人格、高尚品德和高潔心靈的綜合體,越是靠近後面的因素越能贏得更多人的尊敬,累積和散發更強的競爭力。
現實生活中,家長對孩子的成長要求常常本末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