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3/4 頁)
千多里路,居然只給了自己一個月的時間。自己趕回去倒沒有什麼,總不能空著手回去吧。那樣的話還不讓人給罵死!
生氣歸生氣,回去也必須回去。簡單的收拾了一番,接到詔令的第二天李恪便帶著雲兒以及二百名侍衛啟程返京。為了照顧已經離家一年的程懷亮,還特意任命他為侍衛長跟隨自己一同返京。
臨行前,特意叮囑薛仁貴,一旦張老道回來,務必讓他親自監督把硝石和硫磺給燒製成粉末狀。並且存放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持乾燥通風,否則的話拿薛仁貴試問。
只有一個月的時間,李恪原本不想帶著雲兒,讓她跟著自己在路上受罪。最終還是沒有抵擋住她的軟磨硬泡,還是同意了。
營州城並沒有什麼土特產,唯一能夠拿得出手的也就是高粱酒了。為了提高每日的行進速度,李恪特意安排了一百輛馬車用於拉酒。每輛馬車上只盛放兩隻五十斤的大酒罈。這樣一來,就減輕了拉車的馬的負擔,使得馬車可以跑得更快一些。
李恪的這一舉動不可謂不亥世驚俗。要知道那個時代,馬匹一向都是軍用的,民間更是禁止使用馬匹,他卻一口氣徵用了一百匹戰馬拉車,李靖知道後也只能無奈的搖了搖頭。
除了高粱酒以外,李恪還帶了一個熱氣球回去。這東西短期內軍事用途,效果還是非常好的,非常有必要在全軍內推廣。
回京的途中避免不了的要經過河間府,河間王李孝恭也是必須要去拜訪的。這位伯父可是出了名的嗜酒如命,除此之外就沒有別的嗜好,所以自打李恪的高粱酒釀造出來以後,他每個月都會給這位伯父送去五十斤。這一次除了送上一大壇上好的高粱酒以外,又送給他一根虎鞭,感動的老傢伙暗地裡熱淚縱橫。
在河間府李恪也不過是停留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他便繼續啟程趕往京城。不過隊伍中又增添了新的面孔,河間王李孝恭的小兒子李晦隨同李恪一同進京。相比較李恪上百輛馬車的恢弘氣勢,李晦的隨行人員以及車架就顯得寒酸了許多。隨行人員不過三十名侍衛以及兩輛用於盛放覲見太宗的貢品的馬車。如果不是因為李恪隨行的都是馬車,怕安排別的家畜拉車會影響速度,一向行事低調的李孝恭也不會讓自己的兒子用馬車運送貢品進京的。
李晦的年齡與李恪相仿,大了一歲多一點。原本每次應該是他的兄長代父進京面聖的,只不過這一次有李恪在,所以李孝恭想製造個機會,讓自己的小兒子多和這個遼王接觸,所以才臨時決定讓自己的小兒子代替自己進京。
李晦雖然歲數也不大,但是為人處事非常的沉穩,加之他對這個堂弟非常推崇,非常喜歡他的文采,《三國演義》這部書更是倒背如流。所以這一路之上,兩個人倒是相處的非常融洽。
關注官方qq公眾號“” (id:love),最新章節搶鮮閱讀,最新資訊隨時掌握
第二十八章 長安城 李恪我又回來了
第二十八章 長安城 李恪我又回來了
臘月二十一,李恪的隊伍終於出現在了長安城外。眼望著熟悉的城牆,李恪心中突然間升起一種異樣的感覺。雙手捧在嘴前,對著長安城大喊道:“長安城,我李恪又回來啦!”
離得老遠,李恪便看到當年的那一群狐朋狗友們,正騎在馬上於城門口處等候自己。心中不由大喜,連忙催馬上前與眾人相見。與所有人相擁之後,吩咐手下人趕著馬車,在這幫狐朋狗友的侍從的引領下,每家送去一罈高粱酒。
回到自己的府邸,府中的下人們早已經準備好了飯食,等候遼王換好衣服,酒宴立即開始。
已經榮升為小舅子的房遺愛,此時已經做了父親。這也是所有人當中最早當爹的。說話間已經隱隱的有了點大人的感覺,不過這在李恪的眼裡還是個不折不扣的小屁孩,席間把所有的火力都對準他。
房遺愛這些人雖說也能時常的喝到李恪送來的高粱酒,但是又怎能和李恪這個每天都恨不得泡到酒缸裡的傢伙相比。很快的,房遺愛便敗下陣來,跑到門外吐了個稀里嘩啦後,被守候在門口的下人攙扶到後院去休息。
又過了半個時辰,當殷洪悅鑽到了酒桌下時,酒桌上就只剩下李恪一個人還穩坐釣魚臺。當看到所有人都被自己給灌倒以後,他就像個戰鬥勝利的大公雞,驕傲的向四下巡視了一眼,嘟囔了一句:“想灌倒我,沒門兒!”後,也趴在了桌子上……
第二日早朝過後,李恪前往後宮探望長孫皇后。李恪自幼喪母,長孫皇后對待他就像是對待自己的親兒子一般,當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