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2/4 頁)
怕是要連你的煉丹房也要給夷為平地了!所以本王勸你,今後不要再新增這等危險的金石材料用於煉丹。”
“是…。。是……是。老道今後再也不煉丹了,太可怕了……”
李恪示意侍衛們先行退下,然後帶著雲兒走進了老道的房間內。“道長,其實這三樣物品只要不放在一起就不會引起爆炸……”
老道也是個聰明之人,還不等李恪把話說完,就趕緊說道:“殿下,老道年事已高,這等危險之事就不要讓老道去做了。不過,老道倒是可以替殿下采購這硝石和硫磺。殿下還請放心,老道這是希望能夠透過此法替觀內的道友們掙些柴米錢。老道是修心之人,不會從中賺取金錢用於它途的。”
“如此也好,倒也省去本王很多心思。既然如此,本王也就不再這裡停留。你何時準備好,就可以前往本王府邸去找賬房提前支取所需錢數。記住了,本王所需的數量很大,你儘管去購置便可。不過有一點,本王今日所製作之物的配方,你萬萬不可對外洩露。”
“殿下儘管放心,老道不是那等不更事之人。
關注官方qq公眾號“” (id:love),最新章節搶鮮閱讀,最新資訊隨時掌握
第二十七章 奉旨回京
第二十七章 奉旨回京
回到營州,李恪並沒有著急把火藥的事告訴李靖和薛仁貴,因為在他看來,光是有火藥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必須把火藥應用到戰爭中去,才是最終目的。可是該怎麼用,他心裡還沒有個準譜。製造火藥槍?還是先省省吧。再沒有解決掉快速的大量生產金屬彈殼之前,還是連考慮都不用去考慮。在他的記憶中,燧火槍的射程還沒有弓箭遠呢,即使造出來也沒有任何的實際意義。
製造手榴彈倒是個不錯的選擇。配合著熱氣球在空中往下扔,雖說準頭差一點,但是絕對能給對方製造出極大的混亂。嗯。還可以製造成炮彈,用投石車扔出去。只要擁有十幾輛這樣的投石車,絕對具有戰略意義。
想到了就要去做。手榴彈就先不用考慮了,先去試驗一下投石車的具體射程。經過試驗,四十斤的石塊可以輕易的投出二百步(唐時一步的距離大概是一米二到一米五之間,古時計算一步是按照左右腿各向前邁出一步計算距離的,在這裡為了便於計算,就按照一米五計算。)左右,石塊從發射出去到落地的時間大概在七秒鐘左右。有了這些資料,在製作炮彈引信的時候就不會出現提前爆炸的情況。
下面的問題就比較嚴峻,那就是炮彈也好,手榴彈也罷都必須要大量的鋼鐵。先前奪下的那座鐵礦的開發,看來要優先納入議程。這就意味著要對高句麗發動戰爭。不把鐵礦與營州的交通線打通,鐵礦石是很難運出來的。
想到要發動戰爭,李恪就覺得頭疼。大唐現在人口緊缺,還沒有完全從隋唐更迭造成的人口大量損失中恢復元氣。而這一次要想對高句麗發動戰爭,是必要在平原地區作戰,而且還要攻打兩座高句麗重兵把守的縣城。這就意味著傷亡人數會很大,非常大。這是李恪所不願意看到的。
要是能夠提前製造出一批炮彈就好了。李恪暗想。但是沒有鐵礦的支援,一時之間很難找到足夠的鋼鐵。於是乎事情彷彿陷入了迴圈的死結當中。
這期間,老道張青雲來到營州,準備去給李恪收集硝石和硫磺。李恪當時的心思都放在了該怎樣製造炮彈上,也就沒有和他多聊,只是讓賬房給他了一千兩紋銀,便把他給打發走了。
從張老道那裡拿回的硝石和硫磺一共還不到一百斤。接連幾次試驗炮彈內填充多少火藥才最合適以後,手頭的存貨數量越來越少,張老道也遲遲沒有音訊,李恪也不捨得一下子把手頭所有的存貨都用光,只好暫時停止了試驗。
時間不知不覺中到了年底,張老道一直沒有任何音訊。李恪在焦急等待的時間裡,倒是做成了幾件大買賣。上半年就派出去的幾支商隊,成功的把他的高粱酒推銷給了周邊的各個勢力。當時的生產條件下,只有他的作坊可以製作烈性白酒。他的高粱酒迅速的成為最受歡迎的酒,各族的貴族們為了喝到這種不但沒有酸味,反而芳香四溢的高粱酒,不惜花費重金購買。這使得李恪在短短的半年時間裡淨賺了近二十萬兩紋銀。
兩座專門用於燒製硝石和硫磺的磚窯,已經建好了將近四個月,由於張老道的遲遲不歸,每天都處於空置狀態。使得李恪一想起來就覺得異常鬧心。
十一月底,京城發來詔令,讓遼王李恪新年前進京述職。看到這個詔令,李恪有些心情不爽。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