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用這種手段陷害自己。在想起這段往事時,任志強仍舊無法完全釋懷:“這件事對我個人來說沒什麼,可是如果因為我個人的事影響了公司的發展,才是無法彌補的損失。如果公司沒有找到檢察院的知情人員開出證明,可能第二天就不能在香港市場掛牌,華遠公司和華潤集團在資本市場的信譽也就無法挽回了。”
漂亮的擦邊球(6)
從此次上市風波中,我們可以看到商海風波的險惡。不遲不早,就在正式掛牌的前一天,香港的八大報紙和香港聯交所同時收到匿名信。這個發信人選擇的時間點不可謂不毒辣: 為了上市,華遠、華潤都已經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在即將慶功的時候,此人突然發難;如果此時他能將華遠的上市計劃打垮,華潤、華遠不但從市場上拿不到一分錢,還將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信譽!更為關鍵的是,投信人在這個時間點動手,幾乎沒有給華遠和任志強留下解決問題的時間。不過幸運的是,在僅剩的半天時間裡,華遠將問題解決了。檢察院能如此高效率地予以配合,實在是此次成功上市的最大原因。
幾經磨難,上市圈錢計劃終於成功!
1997年,華潤北京置地在境外發行可換股債券億美元,同時在境內擴股至13億股。當時,國內還沒有發行可換股債券的先例,更沒有可在境外發行換股債券的公司,華遠是境內公司用境外上市公司發行債券的第一家。
兼併並不是簡單的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它更像是一個黑社會老大在收小弟,老大在收小弟時會考慮這個小弟是不是對自己足夠忠心,能不能為自己打天下;小弟會考慮這個大哥有沒有能力罩住自己,跟著他會不會吃香的喝辣的。
後來的事實證明,華潤和華遠做對了選擇,華潤這個老大讓華遠實現了地產航母的夢想,華遠送給華潤這個老大一個碩大的紅包。華潤1994年兼併時總共投入了4400萬美元,接下來的兩年獲得股息1400萬美元。華遠的股票1994年每股收益元,1995年元,1996年元。玩股票的人知道,這是一個多麼驚人的增長速度。要是放在2007—2008年的中國股市,它會比萬科更瘋狂!
注意這次兼併的歷史背景,你會發現很有趣的一個現象:
1984年,政府開始賣地,市場並沒有太大的動靜;
1988—1991年,房地產商像突然醒過來似的,拼命買地建房,史稱過熱階段。
1992—1993年,海南房地產泡沫被迅速地吹起,又被迅速地刺破,有人賺得笑開了顏,同樣有人債臺高築。國家的宏觀調控出臺,給房地產市場降溫。但北京出現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城市建設和房地產開發熱潮。全國的房地產開發也似乎到了瘋狂的境地,開發量成倍地增長!而活躍的成交量矇蔽了所有人的眼睛,大家都以為這是黃金10年的初期。
1994—1995年,國家覺得前兩年宏觀調控不夠狠,得繼續潑水才能讓溫度降下來。於是,一系列組合拳又重磅出擊。土地開始管制了,房子不許亂建了,銀行也不借錢了。
1996年,房地產市場降溫了,不過溫度似乎降得過多了,房地產企業開始虧損了。於是,國家又在這年年底減免了房地產業的部分稅收。
這是一個神奇的5年週期,中國的房地產行情如同股市一樣完成了一輪瘋漲後,顯現出它的頂部特徵,接下來的5年將是漫長的熊市。5年之後的2001年,中國的房市又將開始醞釀新一輪的瘋漲,其勢頭將更加猛烈!只是不知更瘋狂的牛市之後,接下來的熊市會不會更慘烈!
這是一個神奇的政策市,它隨政策的指引而前行,卻總是慢了半拍。它也永遠同股市一樣,不是漲過了頭就是跌過了頭,永遠需要修正,永遠不穩健!
但不管這個市場如何不平穩,任志強和他的華遠最終躲過了這一輪牛熊交替的輪迴,依然風光。
這一切都應該歸功於這個漂亮的擦邊球!
全民買房時代之“NO。1”(1)
1998年全面取消福利分房制度以前,任志強帶領的華遠作為政府的寵兒,被養得白白胖胖的,華遠的市場經驗、人際關係等也慢慢積累起來。這一切,均為任志強的公開發言打下了基礎。適逢國家頒佈23號檔案(《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任志強藉此機會首次公開亮相,向人們展示了他嚴謹邏輯支撐下的“另類觀點”。
為政府支招
中國政府從1983年開始進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