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 頁)
曾有組織地進行過群居式的性解放烏托邦的嘗試,最終是以慘敗而告終,成為了後人的笑柄。
至於談到Xing愛問題在法律內外的孰是孰非?其實也並不難理解,法律是靜態的,現實則是動態的,在時間上法律永遠滯後於現實;在內容上,現實則總是豐富著法律。前幾天,剛剛看了一篇反映老年人同居而不婚的社會現象報道,原因眾多,如兒女反對、財產繼承、怕遭婚變等等,總之同居而不婚,既了卻心願又避免了矛盾,真可謂一舉兩得。類似於這種現象,生活中經常出現,合情的未必合法,合法的也不一定就合情理。解決這一矛盾,一般採取這樣兩種方法:其一是及時修改完善法律,儘量使其拉近與現實的距離;其二是走中間道路,默許一些合乎情理但又與引申的法律不那麼相符的現實的存在,先不去規範它。
脫離婚姻談Xing愛
當時代的腳步還未進入21世紀的時候,人們的Xing愛觀念就早已有別於過去,非常鮮明的例子就是對於無婚姻結果的戀愛同居、未婚先孕,乃至於帶有試婚含義的同居行為,已不再視為大逆不道,而是採取了一種過去鮮見的寬容態度,默許以至承認了他們的存在地位,甚至連單身老年人都開化得采取不婚而同居的生活方式,那麼殘疾人作為一個婚姻的困難群體,採取上述方式達到解決性飢渴的目的,就更應該得到人們的寬容與理解。實際生活中,有人這樣做過,有人正在這樣做,還有人尋找機會準備這樣做。當然,身為社會中人,就要對自己的行為負有社會的責任,對他(她)人,不能以破壞其家庭幸福為代價充當第三者;對自己,要學會以理性控制感情,既能夠深情投入,又能夠坦然走出(沒有法律保障的性行為,一般來講,總是有時限的)。
()免費TXT小說下載
毋庸置疑,Xing愛的質量是婚姻穩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與情愛相互支撐共同構築起家庭生活的基礎結構,情是內在的起因,性是外在的表現,它是美好婚姻缺一不可的兩部分。當我們一再強調兩人的情感世界必須要時時更新的時候,卻忽視了另一個方面——性知識的及時補充。當我為探討Xing愛話題進行案頭的準備,捧起那本磚頭般厚重的《海特性學報告》閱讀時,才發覺,自己從小道聽途說來的那點性知識,幾近滄海一粟,就這還被你認定為天生的無師自通。我們是該反思自己了,不談性學及性文化,單論一般的性知識,我們究竟掌握了多少?其實我們還很愚昧,更可悲的是我們還不知道自己愚昧到什麼程度。夫妻生活中的Xing愛原本是一種貫穿一生的無限享受,現在卻越來越被無知的人們搞成了機械化的任務來完成,這也就無怪乎婚姻的穩定受到威脅。
當婚姻受到威脅的時候,男人比女人更在乎戴綠帽子,女人的第一反應是怕失去丈夫,而男人首先在意的是尊嚴受到了侵犯,即使他已經不再愛自己的妻子。幾個月前,某報刊登載一篇報道,一因仇恨妻子而有著畸形變態的愛的律師,慫恿朋友幫自己殺死了妻子。公安機關破案審訊律師時,讓其交代真正的殺人同夥。律師一口咬定就是自己一人乾的,當一位刑偵老警察亮出底牌,告訴律師他的同夥在殺死他妻子前,先對他妻子實施了強Jian的事實後,律師沉不住氣,做了全面交代。另一位年輕警察不能理解,既然律師已經把妻子仇視得讓朋友要了她的性命,那還在乎什麼朋友實施強Jian,他本來也應該報答朋友的。老警察只說了一句:“這就是男人的心態!”由此,我又聯想到你講過的那兩位殺死情人後又碎屍的男人,他們的心態是一樣的:女人是我的,得不到了或不想要了,也不能讓別人佔去。自然,隨著現代人觀念的逐步開放,已經有著不少的人們趨於務實,而不再把尊嚴看得那麼重要,比如我就曾講過兩口子都有外遇卻互不干涉的故事。還有不少殘疾人家庭,為了避免解體,無奈地接受著對方外遇的事實。真正像我這樣把尊嚴看得如此重要的傳統殘疾人,可能不會是主流。
相信自己的魅力
值得強調的是,那些並非因情感破裂而有外遇的所謂不穩定的家庭,其實問題並沒那麼嚴重,大部分有外遇的人不會形容他們的私情是愛的最深的時刻,同時他們覺得對外遇物件的“愛”應該屈居於對妻子和丈夫的愛之下。這是為消除不穩定因素提供的最有利的保障。說來我這個自身就無法接受對方外遇事實的傳統之人,卻要為別人指點迷津,真是一種絕妙的諷刺。我只能自我解嘲地說,我的理性只為別人服務。當然,你首先得對這個遭外遇的家庭還抱有極大的信心,並接受事實的存在。說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