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千五百四十七章 上古傳承乃襲名(第1/2 頁)
老祖的語調悠長而緩慢,彷彿在這清煙之中,把大家的視線與思維,引入了那“那屍坑之中,遍是斷臂殘肢,甚至還有貴婦被用於祭祀,與其他被切割分屍的人不同,她是有全屍的,只不過,她的下體那裡,給直接插進了一根長長的牛角,即使是過了數千年,那女屍早已經化為骷髏的臉上,那恐怖而痛苦的扭曲表情,仍然讓人心驚肉跳。”
黑袍咬著牙,恨聲道:“這樣的手法,在中原幾乎無人會做,就連商朝的祭祀,也沒有這樣野蠻殘忍過,必是那鬼方所為,這麼說來,我們所熟悉的堯,舜等人的禪讓德行之事,其實都是謊言,都是鬼方之類的強大外敵入侵,象犬戎攻滅周幽王這樣,暴力滅國的嗎?”
鬥蓬忽然擺了擺手:“等一等,若是如老祖所說的那樣,鬼方之族,攻城掠地,不是為了屠殺和搶劫,而是要長久地佔據那些地方,把所在的城邑百姓,軍民,永遠地變成自己的奴隸,受其驅使,那為何鬼方攻克陶寺,滅亡了唐朝之後,卻是沒有留下來,而是帶著戰利品和俘虜,遠離陶寺,只留下了一片廢墟,給我們後人發現呢?”
老祖微微一笑:“因為,當年攻伐陶寺的,不是以鬼方部落為主,而是由駐守在石峁城塞的唐朝邊將,或者說是唐朝位於石峁一帶的部落首領,因為某種原因,引鬼方部落族人入侵,就象犬戎攻滅周幽王,是因為有了申候的帶路,這才可以熟悉地形,不會迷路,一舉攻克了鎬京。如果沒有這樣的內鬼引路,身為外族,對中土情況並不熟悉,更不瞭解駐軍內情的鬼方部落,又豈敢這樣深入到幷州南邊的陶寺一帶,滅國屠城呢?”
黑袍的眉頭一皺:“果然是這樣,原來是內亂引發的外敵入侵啊,這麼說來,那個駐守在石峁一帶的部落,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了?”
老祖平靜地說道:“是的,有關這段歷史的紀錄,已經徹底地被焚燬了,你們是看不到的,我其實也沒有看到,但我在修煉的時候,曾經和上天的祖先與神明們靈魂交流過,他們提到過此事,說那是因為堯帝即位之後,以仁德而讓天下諸侯服從,但堯和他之前的當天子的兄長帝摯一樣,他們都是帝嚳的兒子,其實,從帝嚳開始,就已經不再是禪讓,而是父死子繼,而堯帝則是接手了兄弟帝摯的帝位,才成為五帝中的第四位的。”
鬥蓬笑了起來:“說起來,堯帝的這位兄弟幹得可不怎麼樣,天下諸侯不服,重歸各部分離的情況,大概,就是因為對帝嚳不搞禪讓,而是讓自己兒子即位的不滿吧,若不是堯帝即位後,有賢明仁德之名,恐怕我們華夏的王朝,父死子繼的傳統,也輪不到夏啟來開這個先例了。”
老祖微微一笑,說道:“是的,其實,從禪讓制,或者說從舉賢任能,過渡到權力由子孫傳承,這中間的過程,就是我們之前說過的,從母系部落向父系部落轉移的過程,黃帝和炎帝的父親少典,可是從有熊氏部落,入贅到有喬氏部落,娶了兩個女子後,分別生下的炎帝和黃帝,後來有喬氏部落由炎帝神農氏所接任,而少典和黃帝軒轅氏,回到了有熊氏部落,黃帝成為了族長,這說明少典之時,仍然是母系部落,這個少典,很可能是部落之間通婚聯姻,或者是部落衝突後給俘虜到了有喬氏部落,總之最後他的兩個兒子分別接掌了兩個部落,顯然,炎帝和黃帝是被禪讓的方式當上族長的,這也證明了當時還是母系部落的天下。”
“後來有喬氏部落和有熊氏部落分道而行,族長之名則被統稱為炎帝和黃帝,過了成百上千年,兩個部落才重新重逢,而這時候,恐怕已經天下進入了父系部落的時代,尤其是黃帝所在的有熊氏部落,或者說是軒轅氏部落,這是一個武力充沛,戰鬥力強大的部落,而這種戰士部落,則往往是有大量身強力壯的男子在衝突中衝鋒陷陣,無論是打獵還是打仗,都是力量,身形,智慧更勝一籌的男子有優勢,所以這兩個部落的首領,在這個時候都已經成為男子了,即炎帝和黃帝,兩個部落聯合,打敗了中原強大的三苗九黎部落,炎黃融合,成為天下之主,也是我們華夏一族的起源,這個起源,也顯然是以父系部落來定性的,要不然,我們的老祖就要推到少典了。”
鬥蓬點了點頭,正色道:“只是,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進入到了父系時代,不代表其他部落也是如此,恐怕天下大多數的部落,這個時候還是母系時代呢,從黃帝之孫顓頊氏在黃帝之後坐上了天子之位也可見,當時的這種父系傳承,是傳子,還是傳孫,還是兄終弟及,並沒有明確的規定,恐怕,還是要以賢德為主,而且部落裡生出的孩子,究竟是不是本人生的,恐怕誰也不能保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