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2/4 頁)
如在艙外活動)。通風服便不能滿足散熱要求。這時即由水冷服降溫。通風服和水冷服多采用抗壓、耐用、柔軟的塑膠管制成。如聚氯乙烯管或尼龍膜等。
4氣密限制層:在真空環境中,只有保持宇航員身體周圍有一定壓力時才能保證宇航員的生命安全。因此氣密層採用氣密性好的塗氯丁尼龍膠布等材料製成。限制層選用強度高、伸長率低的織物,一般用滌綸織物製成。由於加壓後活動困難,各關節部位採用各種結構形式:如網狀織物形式、波紋管式、桔瓣式等。配合氣密軸承轉動結構以改善其活動性。5隔熱層:宇航員在艙外活動時,隔熱層起過熱或過冷保護作用。它用多層鍍鋁的聚醯亞胺薄膜或聚酯薄膜並在各層之間夾以無紡織布製成。
6外罩防護層:是宇航服最外的一層,要求防火、防熱輻射和防宇宙空間各種因素(微流星、宇宙線等)對人體的危害。這一層大部分用鍍鋁織物製成。
與宇航服配套的還有頭盔、手套、靴子等。艙內航天服採用頭與軀幹肢體服裝連為一體的“軟式”型別結構和開放式通風供氧方式,它由壓力服裝、頭盔與手套、應急供氧和通風管路等組成。
(1)壓力服裝
壓力服裝由軀幹肢體服、壓力調節器、壓力錶及頸部防水隔膜組成。其中軀幹肢體服與頭盔盔殼是由氣密層和限制層組成,它具有可操作效能,用來維持服裝的氣密、承受服裝壓力、保持人體形態不變;壓力錶則放置在航天服的左前臂,用於指示服裝內壓力。通常在座艙正常壓力下,航天員穿著服裝,關閉面窗進行呼吸時。保證能呼吸到外面的空氣。壓力調節器在飛船壓力應急條件下,控制艙內航天服內規定的絕對壓力。在常壓下可透過手動關閉,對服裝進行加壓,以便檢查服裝的氣密性。當服裝壓力超過規定的壓力時,能自動放氣。
在壓力服裝的研製過程中。關鍵技術是氣密性,要防止在工作壓力下,總漏氣量≤1升/分鐘,服裝的穿脫口處的氣密拉鍊是關鍵技術。
(2)頭盔和手套
航天員在航天飛行中所戴的頭盔,不僅能隔音、隔熱和防碰撞,而且具有減震好、重量輕的效能。頭盔為軟盔殼,與壓力服裝連成一體,緊貼在航天員頭盔盔殼裡面的是通風襯墊,具有隔熱和消聲作用。
頭盔面部的面窗是為了給航天員提供良好的視野,以便可以看到飛船內外的景象。為了擴大面窗左右視野,增加人面部盔腔空間,提高面窗防霧效果和觀察舒適,面窗設計為等壁厚的橢球面結構。面窗啟閉結構採用手動、雙自鎖、保險式機械結構。內表塗覆長效防霧劑,連同頭盔通風結構,防止面窗結霧。
航天員戴的手套由壓力手套、腕部斷接器和舒適手套組成。其中壓力手套又由用於承受掌部張力和限制掌部加壓後鼓脹的掌部限制元件和採用織物手套雙面浸天然乳膠成型的掌指壓力手套以及腕關節組成。腕部斷接器和舒適手套都有其特殊的作用。
(3)應急供氧通風元件
通風元件採用管道式結構,通風氣體從軟管經風量分配盤進入服裝,風量按比例送至頭部和四肢末端,經周身各處後,匯流到腹部,最後由壓力調節器流出服裝。
在飛船座艙壓力應急時,提供通風供氧元件對頭盔內供氧氣,用以保障航天員呼吸用氧和壓力服內頭、頸部通風散熱、清除或稀釋撥出氣體排出的水分及co2。當飛船座艙壓力正常情況下。航天員穿著壓力服待命時。全身通入座艙空氣。用以供氧、清除co2和水分以及通風散熱。
火星(mars)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天文符號是♂,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屬於類地行星。直徑約為地球的53%,自轉軸傾角、自轉週期均與地球相近,公轉一週約為地球公轉時間的兩倍。在西方稱為“戰神瑪爾斯”。橘紅色外表是因為地表的赤鐵礦(氧化鐵)。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遍佈沒有穩定的液態水體。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既稀薄又寒冷,沙塵懸浮其中,每年常有塵暴發生。火星兩極皆有水冰與乾冰組成的極冠會隨著季節消長。與地球相比,地質活動較不活躍,地表地貌大部份於遠古較活躍的時期形成,有密佈的隕石坑、火山與峽谷。包括太陽系最高的山:奧林帕斯山和最大的峽谷:水手號峽谷。另一個獨特的地形特徵是南北半球的明顯差別:南方是古老、充滿隕石坑的高地,北方則是較年輕的平原。
火星有兩個天然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形狀不規則,可能是捕獲的小行星。在地球,火星肉眼可見。亮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