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2/3 頁)
看家絕學,要使我與‘子午谷’中的那些累累白骨,遭遇同樣命運!”
赫連子政愕然說道:“我練有‘七大絕藝’,你怎麼知道哪一樁功力,是我的看家絕學?”
皇甫端笑道:“我大概不會猜錯.赫連前輩的看家絕學,應該是‘白骨陰魂手’!”
赫連子政“哇”地一聲叫道:“怪事!怪事!這‘白骨陰魂手’之名,當世中應該不會有第三人知曉!”
皇甫端一面暗凝內家罡氣.佈滿周身百穴,防範對方突用“白骨陰魂手”暗算,一面故意使他心神疑慮不安,繼續冷笑說道:“我不但知道你的看家絕學,是叫‘白骨陰魂手’,並知道你為了習練這樁功力,曾費了二十年的苦心孤詣!”
赫連子政聽得全身一震,目光中射出無限驚奇神色,看著皇甫端,嘴唇翕動,欲語不浯!
皇甫端揚眉笑道:“我不但知道你在‘白骨陰魂手’上,下子二十年苦功,並知道傳授你‘白骨陰魂手’之人,是‘神簫秀士’諸葛尊!”
赫連子政退後半步,茫然問道:“這樣說來,‘神簫秀士’諸葛尊在那古洞山崩之下,竟未生埋活葬?”
皇甫端點頭笑道:“天相吉人,有驚無險!”
赫連子政默然片刻,又復問道:“老弟既能知我底細,想必見過他了?”
皇甫端含笑答道:“我見過他,他並在到處找你,要報復二十年囚禁之仇,因為你急於求名,提前出世,對於‘白骨陰魂手’功力,尚欠缺了一些火候,遂有弱點可制!”
赫連子政悽然一嘆.臉上的殺氣兇光,倏然消失。
他神情一萎之下,連人也好似突告蒼老許多,目注皇甫端,有氣無力地,緩緩說道:“皇甫老弟,第三陣不必再鬥,赫連子政甘心認敗,我要走了!”
皇甫端哂然說道:“我知道你是懼怕‘神簫秀士’諸葛尊趕來……”
赫連子政苦笑說道:“我承認我懼怕諸葛尊,但如今的不想再戰,卻不是為了此事。因諸葛尊為人怪僻,恩怨分明,受人點滴之恩,固必報以湧泉,受人睚毗之怨,也將加倍報復,我把他囚禁廿載,結仇太深,他既未死,更復脫困而出,縱在這‘岷山會’上,僥倖避得過他,四海八荒之間,又哪裡有我容身之地?”
皇甫端聽他說得頗有道理,不禁愕然問道:“赫連前輩既非為了逃避‘神簫秀土’諸葛尊,卻為何不願續戰?”
赫連子政嘆道:“先哲有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我的看家絕學‘白骨陰魂手’,以及欠缺火候弱點.既已為你所知,諸葛尊更可能傳過你什麼剋制手段。再若不知進退地,妄肆逞強,無非自找沒趣!”
皇甫端想不到他竟看得如此透徹,方自暗暗稱奇,赫連子政又復說道:“故而我知難而退,期於‘神簫秀士’諸葛尊把我找到之前,能享受一段有限餘生,豈不比在此爭名鬥勝強得多了!”
皇甫端本因“老遊魂”尚未趕到,想下手代他報仇,但聽了赫連子政這樣一說,卻又惻然不忍,點頭說道:“諸葛尊與我關係不淺,我本想替他報仇,但赫連前輩既已有悟,無妨請便,只要你真能從此淡盡名利之心,不再為非作惡,皇甫端見著‘神簫秀士’之時,定必力勸他對你儘量寬恕就是。”
赫連子政好生感激,向皇甫端看了兩眼,取起那隻扁扁錦匣,走到臺上,高聲叫道:“無論第一代武林人物,或第二代武林人物,還有沒有人願意登臺與‘七絕玉龍’皇甫端一分高下?若是無人,赫連子政便把這隻錦匣,交給皇甫端了!”
第二代人物中,早為皇甫端先聲所懾.第一代人物也覺勝之不武,不勝為笑,均自無人應聲!
赫連子政候了片刻,見仍無人登臺,遂把手中錦匣,交給皇甫端,然後含笑飄然而去!
“岷山雙怪”雖見自己寄望甚殷的這場“兩代英雄會”,結果只便宜了皇甫端一人,卻因事成定局,無可奈何,只好強裝笑臉,吩咐安排盛宴,款待群雄,把一片意料中的血雨腥風,化成了意料外的祥氛瑞氣!
皇甫端回到座中,啟開錦匣,不禁雙眼發直。
原來匣中所盛,是一塊死人頭皮,一張地圖,及一張箋紙!
皇甫端定了定神,展箋細看,只見上面寫著:“諸葛紅與桂玉屏在‘哀牢山’中,發現一片儼如仙境的世外桃源,正悉心加以整頓修建,陶敏也在其間,老弟與司空姑娘‘岷山’會後,即赴該處,並邀令師等蒞臨,為老弟主持嘉禮,以後出則遊俠天下,歸則撫教子孫,世代昌祥必可預!
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