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易筋功已畢,便成金剛體。外感不能侵,飮食不為積。
還怕七情傷,元神不自持。雖具金剛相,猶是血肉埽�! �
須照洗髓經,食少多進氣。搓摩幹沐浴,按眼覆按鼻。
摸面又旋耳,不必以數計。乜眼常觀鼻,合口任鼻息。
勿去鼻中毛,切戒唾遠地。每日五更起,吐濁納清氣。
開眼去小便,切勿貪酣睡。厚褥趺跏坐,寬解腰中系。
右膝包左膝,調息舌抵顎。脅腹運尾閭,推腎手推搦。
分合按且舉,握固按雙膝。鼻中出入綿,絲綿入海底。
有津續咽之,以意送入腹。叩牙鳴天鼓,兩手俱掩臍。
伸足扳其趾,出入六六息。兩手按摩竟,良久方拳立。
左腳亦如然,按摩工已畢。徐徐方站起,行穩步方移。
忙中恐有錯,緩步為定例。三年並九載,思心並滌慮。
浹骨更洽髓,脫殼飛身去。漸幾渾化天,末後究竟地。
即說偈曰:口中言少,心頭事少,腹裡食少,
自然睡少,有此四少,長生可了。
翻譯經義後跋
前譯經文,後譯名義。文言名義,異味可通。
梵語達摩,華言法空。空詣所有,不即不離。
人若執經,終不通移。分門別曰,我慢自趨。
同己則許,異己則毀。在教泥教,者死港衛。
如此之人,迂而切鄙。坐井觀天,蟪蛄為期。
祖師園通,東遊西歸。雙履獨步,熊而滅跡。
不惟空度,且並空理。無罣無礙,得大自在。
噫嘻吾師,天縱生知。生於默識,幻而穎異。
少遊欣度,窮有敬誼。不泯言埂��奔�ㄔ礎! �
時來東土,直指聖地。解纏出縛,天人師資。
感祖洪慈,遺茲妙諦。後之見者,慎勿漠視。
五臺山之行
一路上那個叫幸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家人要避嫌,女人的房間當然不能隨便進。想去哪裡去那裡,呵呵呵,幾百裡的路程我硬是足足走了一個月,呵呵呵呵。聖僧的修養就是好,沒有一絲的不耐煩。不過他們對我的態度咋有些奇怪,似乎有些恭敬。恭敬?為毛?我一不是皇親國戚,二不是方丈長老?不過疑問歸疑問,不會問就是,充其量也就摸摸頭而已。
待到達五臺山腳下猛然就感覺有一陣陣的涼風襲來。無愧於其‘清涼山’之稱。難怪順治要出家在這裡,老和尚真的會選地方,在這冬暖夏涼的寶地修生養性。想那皇宮內院也難得有如此的好環境。在現代的時候從來沒有機會遊歷一下這久負盛名的五臺山,卻沒想到在這五百年前如願以償,不過開始的興奮勁頭在一陣的‘跋山涉水’後,再多的豪情壯志也消磨殆盡。古時候沒有登山路更不用說纜車,走著走著腿腳就不好用了,難道真應該多吃點鈣中鈣?(……就是那個腰好腿好,登上不累的那個。)那幾個和尚似乎也看出我的狀況。
“施主,是否稍微歇息片刻,待小僧會寺中派的竹筏迎接也可。”其中一個看起來最老的和尚開口道。
“那就有勞聖僧了。”疲勞的時候千萬不要和自己的腿腳過不去。我站起來向那個老和尚微微的鞠了一躬。禮多人不怪麼。不過我的動作似乎把他們嚇了一跳,難道這鞠躬的禮節在古代也行不通??難到要握手不成?KISS?
“不敢,不敢,小僧澄空,這幾位是我的師弟澄遠、澄定、澄安。施主直接喚我等法號即可。”對於我這句聖僧他們似乎有些誠惶誠恐。怪事處處有,古代特別多;自從穿到這裡咋總是遇到莫名其妙的事情,剛剛逃離怪怪的冥決,又來了這幾個怪和尚。最初遇見時,他們雖然沒有輕視的意思,但對於我一個女人也就無視而已。幾天不見,哦,不是不見,是幾天以後咋這態度就三百六十度的大轉彎,俗話說風水輪流轉今年到我家,但轉的太快會頭暈。難道是冥決給他們好處了,銀子大大滴?美人計?苦肉計?空城計?三十六計在腦袋裡轉了一圈又一圈也沒的概念。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這幾個聖僧他也不簡單;我想了又想,猜了又猜,和尚的心思他真奇怪,哎 、哎、哎。
所不知道的是:這《洗髓經》在少林就已經失傳已久,除了方丈及幾位高僧外就連少林中人都僅知《易筋經》而不知《洗髓經》。這冥決曉得《洗髓經》也是因為其特殊的身份而已。所以在我衝口說出《洗髓經》的時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