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以後再也見不看了!”二老對其兒子說:“你們的軍隊一定會吃敗仗,晉人將在崤山(河南省西部,靈寶縣、陝縣南部)阻擊。”三十三年(前627年)春,秦軍東去,經過成周北門時,車左、車右都脫去頭盔下車致敬,隨即跳上車去的有三百輛戰車的將士。王孫滿看了以後說:“秦軍輕挑而無禮,一定會失敗!”秦軍經過滑國時,鄭國的商人弦高正販了牛準備到周去賣,見秦軍,就將所帶的十二頭牛全部迭給秦軍,說:“聽說大國將要誅滅鄭,鄭君已經作好迎戰的準備,派我先迭十二頭牛犒勞貴軍士卒。”秦軍三位將軍商量道:“鄭國已經知道我軍要去襲擊,去了也沒有用。”於是滅了滑國,往回撤兵。滑是晉國的同姓之國。當時,晉文公還沒有下葬。太子襄公憤怒地說:“秦國欺侮我喪父,乘機攻滅我的同姓之國。”於是,將喪服染成黑色,出兵在崤山阻擊,大敗秦軍,將三位秦將全部俘獲。晉文公的夫人文嬴,是秦穆公的女兒,她對襄公說:“這三人挑撥我們兩國國君的關係,穆公對三人恨入骨髓。你何必自己去殺他們呢?不如放他們回去,讓穆公去將他們煮死!”晉襄公同意了。孟明視三人生怕晉襄公變卦,拼命往回趕。沒過多久,晉襄公果然後悔了,派陽處父去追;陽處父追到黃河邊,孟明視等人乘的船剛剛離開岸邊;陽處父急中生智,解下拉車的馬說:“這是我們國君送給你們的千里馬,請三位回來接受。”三位秦將哪裡還敢上岸?陽處父無奈,眼看著那隻船朝對岸劃去。就這樣,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三人回到了秦國;秦穆公穿了素服,看到郊外迎接孟明視等人,說:“我不聽從百里奚和蹇叔的話,使你們三位遭受恥辱,你們有什麼錯?你們要專心謀劃報仇雪恥,不可懈怠!”恢復了三人的官職,對他們更加信任了。三十四年(前626年),秦穆公又派孟明視等帶兵東向,與晉軍戰於彭衙(今陝西白水東北),秦軍再次失敗。秦穆公仍舊沒有辦他們的罪,但這次孟明視像變了個人似的。他變賣了家產,撫卹陣亡將士的家屬,然後與士兵們同吃同住,同甘共苦,認真總結吃敗仗的教訓,從難從嚴地訓練部隊。這年冬天,晉國聯合宋、陳、鄭三國,出兵進犯秦國的邊界。孟明視嚴令:只許防守,不準出戰,結果讓晉軍奪去兩座城。國人對孟明視議論紛紛,說他輸怕了,稱他為常敗將軍,要求國君換將,秦穆公則不以一時成敗論英雄,他對孟明視深信不疑。崤山之戰的第三年夏天,孟明視認為部隊訓練好了,有了克敵制勝的把握,便請求秦穆公親自掛帥出征,秦穆公徵發兵車500輛,又撥出一批錢糧,將出徵將士的家裡生活安排好,使他們沒有後顧之憂。秦軍以一往無前的精神,一舉奪回上次戰鬥中丟失的兩座城,接著又攻下了晉國邊境的幾座大城。秦穆公率領大軍進崤山,掩埋了三年前在這裡陣亡將士的屍骨,秦穆公親自主持祭奠儀式,然後,凱旋迴國。
但是,晉仍然是阻礙秦東進的一道堅實屏障,只能向西發展。當時,在今陝甘寧一帶,生活著許多戎狄的部落和小國,如隴山以西有昆戎、綿諸、翟,涇北有義渠、烏氏、朐衍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陸渾之戎。他們生產落後,披髮衣皮,各有君長,不相統一。他們常常突襲秦的邊地,搶掠糧食、牲畜,擄奪子女,給秦人造成很大的苦難。秦穆公向西發展,採取了比較謹慎的策略,先強後弱,次第征服。當時,西戎諸部落中較強的是綿諸(在今甘肅天水市東)、義渠(在今甘肅寧縣北)和大荔(今陝西大荔東)。其中,綿諸有王,住地在秦的故土附近,與秦疆土相接。正好,綿諸王聽說秦穆公賢能,派了由余出使秦國。秦穆公隆重接待由余,向他展示秦國壯麗的宮室和豐裕的積儲,向他了解西戎的地形、兵勢。又用內史廖的策略,挽留由余在秦居住。同時,給綿諸王送去女樂二八。動聽美妙的秦國音樂舞蹈,使戎王大享眼耳之福。他終日飲酒享樂,不理政事,國內大批牛馬死亡,也不加過問。等到綿諸國內政事一塌糊塗,秦穆公這才讓由余回國。由余的勸諫,受到戎王的拒絕。在秦人的規勸下,由余終於歸向秦國。秦穆公以賓客之禮接待由余,和他討論統一西方戎族的策略。三十七年(前623年),秦軍出征西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包圍了綿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綿諸王。秦穆公乘勝前進,二十多個戎狄小國先後歸服了秦國。秦國闢地千里,國界南至秦嶺,西達狄道(今甘肅臨洮),北至朐衍戎(今寧夏鹽池),東到黃河,史稱“秦穆公霸西戎”。周襄王派遣召公過帶了金鼓送給秦穆公,以表示祝賀。
三十九年(前621年),秦穆公死,安葬於雍(今陝西鳳翔東南),殉葬而死的有一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