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4/4 頁)
女客的居處和一棟議事廳。這是老花子帶來的百餘位高手名匠,花兩天工夫急造而成,實足驚人。
在死難六十餘人的火場,建了一個巨大的碑亭,碑正面是“英靈不泯”四個大字,碑後面是各人的名諱生歿記事,可見工程的浩大。這是二十年前群豪死難後,由慶遠鏢局派人,協助涼州威遠鏢局局主神拳楊威遠,並由江南老怪主持,費去不少金銀,把這谷中建築得十分風光。
碑亭兩側崖壁,建起六十餘座墳塋;墳後崖壁,一一刻成一丈見方的平滑石框,上面刻了墳中人的生平行狀,用朱漆填字,十分醒目。
峽谷口,是一排八具衣冠冢,工程極為宏麗,前面廣場,矗立著宏大的石造祭臺和一座碑亭,碑寬一丈,高一丈六尺,刻上回龍谷群雄死難的經過。
從十二日起,白道群雄先後到達。玉琦是玉獅的長孫,加上他下山四月以來,所創下的英雄事蹟,他成了真正的主人;由天涯跛乞帶著他,周旋於眾俠之間,嚴若玉獅重生,群雄心中大慰,鹹慶吾道不衰。
也從這天起,回龍嶺成了金城湯池,暗樁四伏,名宿高手日夕戒備,以防太清前來挑釁。
直至十四日清晨,平安無事。
寅時末,一匹駿馬飛奔入谷,一名大漢在議事廳左側廂房前下馬,由警衛引見剛梳洗完畢的老花子,行禮畢,老花子問道:“周老弟,有事麼?”
“楊夫人已由廣昌啟程,谷口已接到傳來的訊號。但嶺北十餘里梅江東岸,已發現不明身份的黑影,行動飄忽如同鬼魅,鄭兄弟已發出訊號求援。”
“命人發出訊號,楊公子即將動身接奶奶入谷,立時可啟行,叫鄭兄弟小心等候。”
“晚輩立即發訊。”
周老弟奔到碑亭,向兩個黑影低聲交待。接著一盞用木盒安置的孔明燈,以一長三短的閃光,向遠處傳去。五六里外一座小丘上,即有人用同樣的閃光訊號,傳向更遠之處,瞬息間可遠傳數十里。
不久,玉琦和六位弟妹,還有小花子彭霄,八匹馬向谷外奔去。
出谷口沿梅江北上,八匹馬像狂風般沿小道絕塵飛馳,十餘里外,一處突出小河的山脊上,孤零零地建了一棟茅屋和一個傳訊高臺。
晨曦將逝,白晝已臨。小茅屋四周,共伏有六名擔任守望的高手,這時方喘過一口長氣。
蹄聲如雷,已到了山下。
有一箇中年勁裝大漢,突向傳訊臺上叫道:“遇春兄,發訊,楊公子平安到達。天已亮了,用聲訊發出。”
高臺上,傳出一長兩短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