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第3/4 頁)
不如加試一場八股之文。”
林遠一聽此言,嚇出了一身冷汗,他心想:“這個翁同龢可是光緒的老師,他的話分量自然很重,要是光緒帝真的答應了,自己就愣在當場,一個字都寫不出來了!那個時候就全露餡了。”
於是林遠從人群之中站出來,說道:“我有話說。”
翁同龢見到林遠早不說話晚不說話,偏趕在自己提建議的時候說話,以為林遠是在故意給自己找茬,再加上此前林遠沒像別人一樣去登門拜師,心中對他就更加不滿了。
林遠見到眾人說話都引經據典,心想自己也來兩句,否則顯得自己太沒文化了,於是林遠說道:“不論是仿製還是自制,關鍵在於三個字:定於一。”
光緒帝問道:“這是什麼意思?”
林遠答道:“這句話出自《孟子》,當日梁襄王問孟子,天下如何才能平定,孟子便如是回答,意思是‘定於統一’,這製造器物也是一樣,關鍵是要有統一的標準,器物是由機械零件組成的,機械零件有很多種類,諸如螺紋,銷釘,齒輪等等。”
“僅以螺紋為例,螺紋的用處極廣,幾乎每種器物都能用到,若是規定好了大小螺紋各部分的比例,各廠按照這些統一的標準生產,那麼製造器物的時候,設計者就可以直接拿來用了,便省去了設計這些小零件的時間。”
光緒帝恍然大悟道:“原來是這樣,那些小零件都是事先生產好的,大器物是直接拿來用的,我還以為設計一個大器物,要把每一件小東西都設計好呢。”
林遠笑道:“當然不是,螺紋只是其中一例,還有諸如齒輪,凸輪,棘輪,聯軸器等等,也都有一定的標準,設計的時候把它們組合起來就好了。”
林遠看到光緒帝聽得十分高興,似乎沒有換題的意思了,於是又說道:“如此之‘定於一’都是細枝末節,真正的大道卻不在於此。”
光緒帝忙問:“那真正的大道是什麼?”
林遠說道:“我大清要發展工業,大造器物,難度是英吉利諸國的數倍,原因無他,諸國會想法設法壓制我們的發展,對此,我們需要集中大清之力,聯手抗敵。”
光緒帝說道:“你說的是什麼意思?你再解釋解釋。”
林遠說道:“我們也辦了兵工廠,鋼鐵廠,可是我們造出的槍炮還是不如別人的,就是因為這些廠子各自為政,若是將這些廠子合而為一,則大清振興,指日可待。”
沒等光緒帝說話,新文遠便說道:“草民以為林大人所言,不可信!”
291 智退煙鬼
光緒帝問道:“林愛卿說的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嗎?”
新文遠答道:“按他說的那樣,各個尺寸都規定好了,在使用的時候,豈不是多了幾分束縛?”
光緒帝答道:“說得也對,林愛卿,你給解釋一下吧。“林遠笑道:“這個可不是束縛,如果你要自己從頭開始設計,那麼諸如拉伸強度,剪下強度等等你都要自己進行計算,制訂尺寸標準的目的就是為大家剩下這部分的工作,所以並不是束縛,而是幫助。”
光緒帝拊掌大笑,說道:“林愛卿所言甚得我心,林愛卿,這個狀元非你莫屬了。”
林遠心想:“給我個狀元有什麼用,還容易遭人嫉妒。”於是林遠連忙說道:“不不不,此事萬萬不可!”
光緒帝登基將近二十年了,殿試也不是第一次了,還是頭一回見到不願意當狀元的,於是問道:“你為什麼不想做狀元?”
林遠心想:“我要是告訴他狀元沒用,他非被惹毛了不可,不如我這樣說。”於是林遠說道:“在下只想忠心為國,功名只是虛設,還請聖上另賜他人。”
光緒帝笑道:“好!好一個忠心為國,功名只是虛設,朕就順你的心意,你想要第幾名啊?”
林遠說道:“那就倒數第一吧。”
光緒帝啞然失笑,說道:“那就如你所願。”就這樣,林遠如願以償地獲得了倒數第一,還別說,這麼一來,外面那些言官儒生的閒言碎語也少了。
林遠剛進家門,劉三就跑上來說道:“神機營統領裕泰來了。”
林遠見到他急得抓耳撓腮,心想:“不就是裕泰嗎?至於一臉擔心嗎?”於是林遠笑道:“裕泰又不是老虎,瞧你擔心的模樣。”
劉三說道:“不是我擔心,這個裕泰是個渾人,要是把他給惹毛了,他可什麼都幹得出來。”
林遠笑道:“沒事,我去瞧瞧。”
林遠一進客廳,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