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第2/4 頁)
前,笑道:“孫大人的身子可好些了嗎?”
孫毓汶可沒有翁同龢那般把林遠晾在當場的勇氣,他回過禮,笑道:“託林大人的福,已經好得差不多了,要不是這幾日案牘繁冗,萊山早已登門拜訪。”
“萊山”是孫毓汶的字,古人喜歡用“字”來稱呼自己,林遠說道:“你要是早見我,你的病早就好了。”
孫毓汶不解其意,問道:“為什麼?”
290 殿試揚威
林遠笑道:“我是來幫孫大人立一件大功的。”
孫毓汶笑道:“林大人玩笑了,我能立什麼大功。”
林遠說道:“大人執掌刑部,若是能為地方上剷除一霸,豈不是大功一件!”
孫毓汶擺著手笑道:“說不通,說不通,地方上的事情,自有州府縣衙去管,往上說還有按察使,最上面還有巡撫,總督,說什麼也輪不到我們管。”
林遠笑道:“若是這個人是個罪大惡極之徒呢?”
孫毓汶笑道:“多大的惡徒也用不著我們刑部直接出面啊。”
林遠面上一肅,說道:“若是叛賊亂黨,你們管不管?”
孫毓汶再也笑不出來,他深知在皇上眼中,無論是俄羅斯,日本還是英吉利,他們再怎麼鯨吞蠶食,也不過是肘腋之患,病患雖痛,可並不致命,而叛賊亂黨,才是心腹大患,要是搗滅了叛賊亂黨,那可是大功一件。
孫毓汶忙問:“你說誰是叛賊亂黨?”
林遠壓低聲音,說道:“此言出我口,如你耳,萬萬不可讓第三個人知道,那個人就是碼頭上的龍五。”
孫毓汶一聽這話,竟然哈哈大笑起來,說道:“我當你說的是誰,原來是那個小東西,他也就走走私貨,謀反叛逆的事情,他是萬萬不敢做的,而且他還是……”
孫毓汶看看左右,小聲地對林遠說道:“他還是榮祿大人的小金庫啊,他孝敬榮祿大人的東西可著實不少!”
林遠剛要再說些什麼,便有太監傳話:“請中試的舉人們上殿,殿試開始。”
眾人進入大殿,眾大臣分列兩側,舉人們站在中央,所謂殿試,就是皇上親自出題,出什麼沒有定式,看皇上的心情。
光緒皇帝說道:“朕這幾日一直在看西洋的書,不知眾位愛卿對這西洋器物瞭解幾何呀?”
一聽這話林遠就放心了,這時眾舉人都低著頭,沒人答話,光緒皇帝說道:“朕近日觀西洋各項器物,大如戰艦,小如步槍,組成之物莫不紛繁複雜,以這戰艦為例,有船殼,甲板,蒸汽機,大炮等等,若是把每一樣都拿出來,組成之物又有眾多,譬如這蒸汽機,有汽缸,活塞,連桿等等,再往下細分,又有螺紋,銷釘等等小物件,真有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之感,不知我大清要如何從頭開始建造這些器物啊?”
林遠參加會試的目的就是堵住那些儒生言官的嘴,至於殿試能不能拿狀元,他是一點都不在意,他都想不來了,所以光緒皇帝問的問題他絲毫沒有打算回答,站在一邊默不吭聲。
林遠是不想回答,而眾舉人是真不會回答,有幾個冷汗都下來了,光緒帝見到沒有人主動答話,伸手一指最前面的那個,說道:“就你來回答吧。”
那個舉人聞聽之後急忙跪下,說道:“子曰:‘君子不器’,朱子注曰……”於是便開始了長篇大論,裡面的好多話林遠都沒聽懂,這句“君子不器”出自論語,意思是君子有多方面的才能,那個舉人不懂什麼是“西洋器物”,聽見裡面有個“器”字,便把這句話給想了起來。
那個舉人胡謅了一通,不知所云,山呼萬歲之後便算答完了話,光緒皇帝也聽得暈暈乎乎,揮揮手,讓那個舉人入了列。
這時一個舉人站了出來,跪倒在地,答道:“草民願為聖上解憂。”
光緒帝一見,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那人答道:“草民姓新,名文遠。”
光緒帝點點頭,新文遠說道:“仿製西洋器物一事,實屬百工之人所為,墨子有云:百工之事皆聖人之作也,及至我朝,百工之人甚為低賤,草民以為,若要仿製西洋器物,須讓百工之人不為低賤。”
林遠心想:“古代社會有‘士農工商’的地位排序,這個新文遠能打破這種成見,看來也算是個有識之士了。”
光緒帝似乎不太滿意這個答案,於是問道:“還有沒有人有別的要說?”
一邊的翁同龢此時說道:“啟稟聖上,眾舉人無人能答,還請聖上另換他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