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它他們所在的位置到空間之間的四百米,只用了三分鐘,這三分鐘內,火炮發射了十幾次,斃傷了一百多個日軍。
日軍抵近四百米空地前,在這裡準備發起衝鋒,日軍在平壤戰役的時候,之所以能攻進堡壘,靠的是佔領外圍堡壘之後,用那裡的重炮打壞了圍牆,從缺口中一擁而入,可是現在,外圍堡壘的重炮已經被艦載機摧毀,所以日軍扛起了雲梯,準備爬上牆頭。
堡壘上的陳飛看見了日軍抗著雲梯,心裡覺得好笑,這一幕讓他想起了看過的古裝片,這時他下達了攻擊的命令,在四百米的距離上,人眼看一個人只是一個小小的黑點,所以陸戰隊員手中的突擊步槍很難發揮用處,這個距離上,機槍才是最要命的武器。
陳飛之前考慮到了日軍會利用人數優勢發起衝鋒,所以把北京艦上陸戰隊手裡的所有機槍都帶來了,三挺12。7毫米重機槍,12挺7。62毫米輕機槍,沿著堡壘城牆構成了一條火力網,日軍剛剛衝上來,就被密集的彈雨壓制,扔下一大片死屍之後,倉皇撤退。
清軍士兵藉著這個空當,來到了250毫米重炮的炮位,這些炮是日軍在佔領牡丹臺之後用來向平壤轟炸的,沒想到現在成了日軍自己的催命鬼!
城中的日軍慘遭炮擊,柴野義廣立即下令,集結第九混成旅團,第十步兵旅團等四千餘人,不惜一切代價,奪取牡丹臺!
此時牡丹臺**有陸戰隊員60人,清軍炮手40人,總計100人,他們即將抗擊四十倍於自己的敵人!
堡壘中陳飛清點了彈藥數量,機槍彈在剛剛的一輪戰鬥中消耗了一半,步槍彈沒有消耗,儘管如此,堡壘中的陳飛卻並不驚慌,畢竟他們擁有最大的優勢,天空,他們可以隨時呼叫空中支援,而且他們的作戰目標就是引誘日軍出動,以牡丹臺為中心,殲滅敵人。
等到日軍大部隊像螞蟻一樣圍攏過來的時候,陳飛不禁泛起疑來,怎麼艦長帶領的清軍士兵還不發起攻擊。
陳飛哪能知道,林遠那裡突生不測!
林遠見到日軍大部隊出動,剛要勸說葉志超出兵,這時,清廷的電報來了,命令葉志超,停止一切軍事行動,後撤到安全地界,因為清廷準備和日本和談了!
日本大本營自從聯合艦隊失去聯絡以來就一直沒閒著,他們一邊四處打探聯合艦隊的下落,一邊積極思考對策,這邊聯合艦隊的下落沒有打探出來,那邊與朝鮮半島上的日軍的聯絡也中斷了,日本人儘管無法想象到來了一艘航空母艦,可是他們卻知道,應該停止和清廷的戰鬥。
於是日本人透過英國公使,向直隸總督,北洋通商大臣,文華殿大學士李鴻章發出了和談請求。
李鴻章不敢怠慢,立刻上報太后老佛爺,老佛爺正在準備六十大壽,她老人家自然不希望過壽辰的時候家門口還在打仗,清流言官翁同龢等人見到日本人請和,自認為天朝之威,已經使外夷臣服,也都贊成和談。
於是李鴻章發電報給葉志超,停止一切軍事行動。林遠其實不知道,葉志超也有自己的小算盤,那就是,他已經得到密報,宋慶的部隊坐船從旅順出發,橫渡黃海,並沒有透過鴨綠江的入海口大東溝進入朝鮮,而是直抵大同江口,這樣一來,宋慶來的要比預想的快得多,葉志超可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戰果被別人摘了去。
葉志超拒絕出兵也就罷了,令林遠更擔心的事情發生了——天上積起了烏雲,而且越來越厚。
林遠趕緊命令艦上的直升機起飛,接走堡壘裡的陸戰隊員和清軍,命令剛剛下達,天上一聲炸雷響起,下起了瓢潑大雨!
黑壓壓的烏雲壓得地面上的人透不過起來,這個雲層距離地面最多隻有200米,這個高度上,飛機是絕對不敢飛的,因為地面附近的氣流很不穩定,如果飛機遇上風切變而失速,那麼也就只有機毀人亡了。更何況還下著大雨,飛機就更難飛了。
正在這時,日軍陣地上響起了炮聲!
日軍推出了十幾門火炮,向牡丹臺主堡壘發起了炮擊。
這些炮是哪裡來的呢?還要從平壤之戰結束之後說起,日軍一個炮兵中隊很愛惜裝備,為了不讓火炮受到日光照射,於是就砍下不少樹枝,給火炮搭了一個棚子,這些樹枝竟誤打誤撞地起了現代偽裝網的作用,由於北京艦對平壤城的偵察主要靠可見光照相,所以竟將這些火炮遺漏了。
對於牡丹臺裡的陳飛他們來說,他們最大的優勢,空中打擊也不復存在了,首先他們無法找到日軍的炮兵陣地,因為我軍的空警2000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