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在一次元旦晚會上,姜燦扮演的至尊寶和文靜扮演的晶晶姑娘就獲得了滿堂喝彩。同事們都以讚許的眼光欣賞他倆,老總甚至有過為他們指婚說媒的打算,惹得老總夫人大罵:“什麼年代了,你以為還是我們當初哇!”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免費電子書下載
第二章 火(3)
旁人的眼中姻緣常常被現實的一層紙擋著;而當事男女要捅破這層紙又常常比翻山都難!特別在國有企業這樣的生活環境中。姜燦覺得世界就是這樣地奇怪,像阿彌這樣的人,也許談幾年地下女朋友,同事並不認識女孩是誰;而自己的情況是,同事早已認為那樣,但事實上並非那樣。姜燦很想捅破那層紙,因為KH公司的出現,讓他感到種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危機。如果說時尚是一條狗,誰有錢跟誰走的話;那麼女人就是時尚的狗,時尚走她也走。那些貌似時尚中人的傢伙,會牽著時尚帶著女人走的。
既然女人跟時尚的關係是不可逆轉的潮流;你不能改變它,就只好順應它。姜燦醞釀著破題的話語,無意間拐了好幾個圈。反正方向盤在自己手中,姜燦覺得從未獲得過如此的權力,能夠帶著文靜走一程。
文靜覺察姜燦無意回辦公室,就說:“我們走拐了。”
姜燦趕忙解釋:“我們要先碰碰頭。在哪兒都一樣,不如我請你去良木緣吧!”文靜並不反對,也無法反對。
良木緣是一個談戀愛的所在,這一點成都人都知道。背靠四川大學這樣的美女閨房,那些關注學生妹的單身男人和關心學生妹的已婚男人常常在這裡與女生約會,形成了校外輔導員一族。這樣一來,那些渴望認識社會的女學生、冒充學生的社會女人紛至沓來,無意中形成了一方滋生愛情的土壤。就連學校裡男生女生間的簡單愛情也要拿到這裡進行社會實踐。這一點文靜早有耳聞,姜燦心照不宣。
文靜和姜燦挑了一個最亮堂的位子坐下,文靜喝紅茶、姜燦喝竹葉青。
姜燦問:“文靜,你覺得KH那幫子人咋個樣?”
“他們的精神勁頭不錯,我們就是需要這樣一群人來造成衝擊,讓外資企業來帶動一下。”
文靜的回答並不是姜燦所期待的,他也只好順著話說。
“他們個人行為比較嚴重,跟他們合作我只擔心這一點。我們在以後要重點把握好對他們工作進度的監控以及組織協調上的事。還有,我們要保持適當的距離,以免失去了我們的主動地位。”姜燦殷切地望著文靜,就像哥哥擔心著妹妹在朋友的交往上一樣。
文靜卻把話題扯得不著邊際:“我覺得做菸草這樣的專案是你們男人的事情,小女子只有敲敲邊鼓了。不過他們上海人在男人氣質上嘛—你記得我們一起去雲南學習的事嗎?我覺得高原人挺陽剛的。”
話題對於姜燦總算有些眉目,雖然成都男人也並不被公認為具有所謂的“陽剛氣質”,特別是企業面臨的市場就在這裡;但姜燦知道,你並不能在一次談話中說明白所有問題。雲南之行當然記憶猶新,他倆帶著學習的任務拜訪了幾個大的菸草企業,參觀雲南人引進的最先進的捲菸機,據說如果這種捲菸機在傳送帶那裡出現故障,從機器裡湧出的捲菸將在瞬間把旁邊的工人埋住—足見新型機器的速度。當時文靜調皮地提出“試一盤”虛實,被姜燦冷靜地制止了。他們還在“金馬碧雞”坊前面有過愉快的合影,文靜嬌俏的身影離姜燦最多隻有一支菸的距離,那張照片屬於姜燦的珍貴收藏之一。
當姜燦和文靜在良木緣整理內務的時候,阿彌已經邁開雙腳,在成都的大街小巷穿梭。多年來養成的工作習慣,每到一處,都要漫遊穿梭,美其名曰“采地氣”。這多少有些政治家的作風,除了公然的露面,還搞些微服私訪。不要小看這種私訪,但凡偉大的構想、重要的決策往往是在路上產生的!記得在北京做三元牛奶的案子時,一位媽媽追逐兒子喝牛奶的場面開啟了他全部的創意思路。
剛剛進入西部開發的成都,還帶著西部城市的簡單繁榮。作為西南商貿中心,成都又有著非同一般的集市氣息。在這裡,任何一條街巷都是商業街,每一扇臨街的門都可能是一間店鋪;更有甚者,阿彌親眼所見位於紅瓦寺的一扇窗戶,被巧妙地搭出臺階,引客入室,成為一間髮廊的所在!像這樣開窗做生意的尚不在少數,成都人的悠閒趣味也在小生意上體現出來。比如說茶館,似乎遍街都是,有一片草地、一個院落、幾株樹木、幾把陽傘的茶鋪,算是講究的買賣;不講究的可能就在店鋪當中、樓頂之上、公廁旁邊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