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竟然如此沉穩,不卑不亢,應對流利,很多人開始紛紛打探。
“武清?哪裡人啊?”
“武清,莫不是那徐北村的神童?”
“神童?這玩意兒你也相信?”
很快一個年長者拱手說道:“諸位,既然武清本人在此,被坊間譽為‘神童’,我們何不請武清為我們就此賦詩一首呢,也讓我等見識一番‘神童’風采!”
“好,我贊成!”
一時間叫好者,喝倒彩者此起彼伏。剛要走進書香苑的王夫子不禁皺了下眉頭,僕人想出言喝止,卻被王夫子擋住,說道:“慢著,且聽武清如何應對!”
不得不說,這個時代的文人就是喜歡這個調調,動不動就吟詩作賦,彰顯才華,吸引無數眼球,無數的粉嫩木耳也許就是這樣被攬入了懷中吧。
武清臉上依舊沒有太多表情,實在是不敢跟這幫人比什麼才學,自己才學了三年,音韻、文字、訓詁也硬著頭皮著實下了番功夫,只是要說作詩,自己的水平自己知道。但是看到群情激憤的這幫書生,他不知道要是自己拒絕,會是什麼後果。這個時代文人就是有傲骨,敢說敢言,大臣都可以死諫。如果自己今天就這樣認慫,或許傳出去那就影響到他作為人的品質問題。
人不可以沒有沒有骨氣,特別是文人!
當然這話要是在一千多年後,武清可以直接扔進垃圾筒。
“怎麼呢?武清,難道你那‘神童’是自封的不成?”
“就是啊,我看‘神童’以後可以改成狗童了!”
“不,不,不,我看應該就‘慫童’才合適啊。”說這話的正是那張公子的僕人加書童,而張公子則是在一邊jiān笑。
武清看了眼張公子,看到那眼中的譏諷,那兩個僕從更是傲慢無比,武清真想豎箇中指。再看看周圍,有些人露出了疑惑的表情,有的人還在議論紛紛。
心中嘆息一聲,今天這個局該怎麼過啊,於是雙臂推開人群,朝著小亭走去,武清臉上雖然依舊沉著,但腦子卻在拼命回憶著以前記得的幾首詩。
幾十個書生一擁而上,似乎沒有放過武清的意思。武清來到唐朝最滿意的就是自己的記憶力,可以說是過目不忘,這或許就是穿越帶給他的恩賜吧,甚至就連以前有些模糊的東西,在不斷的回想下,都能慢慢地記起。
時值夏天,清晨微微顯得cháo溼,這是夜晚凝聚了露水的緣故,雖已ri上三竿,但能在那翠綠蓮葉上能夠看到晶瑩剔透的露珠,幾隻蜻蜓落在了含苞待放的荷花上。
忽然間,武清想起了三年級語文課本里的一首詩。
武清拱手說道:“諸位學長,既要考校在下學業,還請說個物件來,我好吟謳一首,讓各位學長品鑑品鑑。”
一個學子出列道:“物件嗎?我看就以那池中之蓮為題吧!”
“不妥不妥。”張公子搖著蒲扇,說道:“我們今ri是來見識神童風采的,要是以物件為題,那不是顯示不出武清學弟的風采,我看就以這時令為題,大家說怎麼樣?”
“好,好!”眾人附和。
武清心裡罵了下張公子的十八代,早知道你們這種心理變態,知道會有這麼一出,還好不是寫什麼情情愛愛的詩,自己想到的那一首正好就是寫時令的。
武清抱拳,說道:“既然如此,還請諸位退後四步,讓我想想!”這些人實在是靠的太近了,要是真有這麼多粉絲就好了,也過把明星癮。
武清整了整衣衫,輕咳一聲,邁出了第一步,小帥哥的風度展露了出來,吟道:“泉眼無聲惜細流。”
一群書生埋頭思索。
武清邁出了第二步,聲音洪亮,吟道:“樹yin照水愛晴柔。”
一群書生開始連起兩句吟謳起來。正在佇足而立的王夫子眼中一亮,伸手捋起山羊鬍子。
武清也不理會這群製造麻煩的書生,裝著略一思索,看向池中荷葉,邁出了第三步,吟道:“小荷才露尖尖角。”
一群書生也隨著武清的目光望去,果然荷花含苞待放,不正是露出了“尖尖角”嗎。
武清很快邁出了第四步,用手一指那正自起舞的蜻蜓,吟道:“早有蜻蜓立上頭,完了,謝謝品鑑。”
武清很裝逼地一甩袖子,穿過人群,走向了書案坐了下來,心裡則是對那位宋朝詩人送上無盡的歉意,沒辦法,誰讓自己來到這樣一個坑爹的時代呢。不抄襲剽竊點先輩們的文化遺產怎麼混下去呢。
瞬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